临近岁末,应城市的黄滩酱油、白湖莲藕、三结豆皮、畅氏麻糕等农副产品迎来销售旺季。
“我手里的麻糕,是我们应城田店镇畅马村特产,纯手工制作,脆脆甜甜,绝对是小时候的味道……”上月21日,“蒲骚李哥”直播间十分热闹,来自山西、上海、广东等地的消费者不断下单。一场直播下来,不少单品被抢购一空。
“以前要挑着担走村串巷去卖,现在土货成了香货,分分钟就出了村、飞进城。”畅马村党支部副书记、“蒲骚李哥”主播李义感慨道。
2024年,应城市聚焦强县工程,扎实做好农村寄递物流高质量全覆盖可持续运营后半篇文章,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渠道,合力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上行“专快线”,许多乡里土货摇身一变成为网络爆款,随着物流车辆运送到全国的四面八方……
土货乘风上行,小包裹跑出加速度
上月18日上午10时,一辆辆厢式货车抵达应城市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卸车口陆续迎来满满的货物。打开车门,传送带被拉伸至车厢内,在几名分拣员的精准操控下,一个个包裹“坐着”传送带稳稳驶出车厢。
共配中心分拣区,物流快递自动分拣线有序运行,来自该市各地、大小不一的快件在传送带上经过智能识别、验明“正身”后,被自动分投到快递袋中,等候发出。
“这些包裹不分哪家快递公司,混合分拣、统一配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应城分公司副总经理龚进红介绍道。自2023年起,应城邮政公司与申通、韵达等8家快递运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节点网络共享、末端服务共配、运力资源共用。
“我们升级7条农村运输干线,将全市所有的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串联成网,保证上行快递都能当天发货。”龚进红说。
应城邮政公司还通过驻点揽收、高峰期产地直发等方式减少中转环节,单件货物运转时间平均减少6小时,农产品“出村进城”跑出加速度。
“这是番茄公社通过我们邮乐购平台卖出的水果黄瓜订单,要发往武汉、广州等地。”龚进红指着传送带上的保鲜箱说:“武汉的买家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尝鲜,口感跟刚摘下来的不得差。”
直通云端市场,好收成换来好收益
冬日的三合镇三结村,空气中弥漫着豆皮的醇香。作为应城传统特色年味食品,三结豆皮深受当地居民喜爱。
在三结村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应城市三结豆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威手捧红色礼盒装产品,正与两名同事直播售卖。
站内“吆喝声”不断,站外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村民忙着准备将豆皮发往全国各地。 “每一笔订单我们都会及时跟进,足量、准时发货,确保产品尽早送达消费者手中。”言语间,村民们已熟练地将豆皮打包好,整齐归置在一旁,等待邮车随后上门取货。
应城市优先选址农村商超、便利店、电商供销服务点、专业合作社、邮政公司村邮站,兜底考虑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尽可能叠加农村寄递物流业务,达到“多点合一”“一点多能”,实现网购、寄递、销售、金融、生活、创业“六个不出村”。
据介绍,目前该市建有农村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281个,镇级电商服务中心17个,并以中心村为重点辐射周边,因地制宜建设村级电商网点,实现农村电商服务全覆盖,有效促进了生产端连着大市场,产、供、销全流程无缝衔接。
“三结豆皮每年发送快递约13万件。”王威算了一笔账,“通过享受寄递物流政策红利,单件快递费用从5元降至2.9元,一年光物流成本就能省下约26万元。”
物流“脉动”强劲,经济“引擎”有力。快递业与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既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促进农业产业降本增效,也为快递行业带来更多增量空间,实现了互利共赢。
助力品牌生金,小特产长成大产业
上月20日,长江埠街道余上村,湖北鱼里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加工仓内,工人正在分拣、包装新鲜的莲藕、藜蒿、红菜薹等农产品。
保鲜冷库大门打开,冷雾扑面而来。零下3摄氏度的环境里,成箱的白湖藜蒿看上去青翠欲滴、鲜嫩可人。
“要想锁住蔬菜的鲜味,需要稳定且适宜的低温环境。”公司负责人李茜介绍,“冬季来临后,公司对冷链的使用并没有减少。相反因为临近元旦春节、出货量变大,冷库比前几个月更‘忙’了。”
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助力下,应城市各具特色的土货纷纷搭上了“快车”,销量大增。随之而来,一批“龙头型、登高型、成长型”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该市重点培育电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0家,形成网销特色农产品品牌20个。寄递物流企业为180家电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出村进城”上行提供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寄递服务。
应城还充分发挥应城糯米、黄滩酱油、汤池甲鱼、三结豆皮等品牌优势,积极通过直播带货、会展展销、网店销售等方式,增强网销品牌“含金量”,助力本地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4年元至11月,黄滩酱油及系列产品线上销售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三结豆皮线上销售18.5万单、同比增长41.2%。
鱼里乡公司完成鱼里乡、白湖、甜意橙、余上村、茶山鱼湖、白湖双白莲等商标品牌注册,形成多个自有网销品牌,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标准化蔬菜加工及品质控制流程,成长为全国多家知名生鲜平台华中区的蔬菜类核心供应商。
农产品送出村了,农村经济活起来了,企业投资强起来了,新的业态“长”起来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探索仍在继续。已是深冬农闲时节,应城市田间地头农人忙碌,线上线下订单纷飞,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来源: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刘佳文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陈雨欣 终审核发:谢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