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为戴幺员。他正在安排务工人员开展果园田间管护工作。)
“这个架子,请您先搬到旁边去,忙了一上午了,您工作完了后,就回去休息吧!”2月20日,正在应城市杨岭镇一处果园内指挥工人干活的返乡创业“新农人”--戴幺员,对村里正在这里务工的农户嘱咐道。
自强不息圆心愿
戴幺员出生于1971年,他是家里的第5个孩子,老幺,上面还有两哥两姐。
“那时候正是下海潮,大家都去广东找机会,我也受大环境影响南下去了广东,谈起当时的经历他感慨良多。”戴幺员说, 当时20多岁,就一个念头,既然出去闯了,就一定要闯出个结果,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去到海珠区的一个服装厂里从工人做起,一步一步积累资源,到后来独立门户,聘请10余个工人做纺织,一年挣个二三十万,也算当了个小老板,完成了儿时的心愿。”
返乡创业当“庄主”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想回到家乡做点事情,一个是我年纪大了,在外面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另一个就是想为家乡尽点绵薄之力,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戴幺员坦言,他当初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4年年初的一场大雪,让明光村紫丰园的葡萄损失惨重,由于紫丰园的架构复杂,股东较多,意见无法统一,最后也就潦草收场了。而这近50亩的优质土地一时之间空缺下来,正需人来接手。
戴幺员说,他本身就是个农民,一直也想办个特色果园,正赶上这个时候。“明光村的李书记又和我联系了,我想那就试试吧,做好了也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也算是一件好事。”
奋楫扬帆向未来
戴幺员回到地方后,他找到了当地的葡萄大王徐从国做技术指导。对于水资源的问题,他联系村“两委”干部请求引入一条管道解决问题。
“客观因素基本解决后,我也在吸取前人的经验,我的果园就我一个股东,不存在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而且我接手后会拓展水果种类,不再是只种一种水果,梨子、草莓、桑葚都会种。
谈起未来,戴幺员信心满满。“未来,我还将水果种植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打造采摘观光一体的模式,预计建好后将为当地增收近百万元,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打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来源:应城市杨岭镇 特约记者:韩纪元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陈雨欣 终审核发:谢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