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民兵连60名民兵投身和美乡村建设

2月19日,在应城市天鹅镇江河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政治指导员吕志峰告诉记者,短短几年,江河村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变成如今的欣欣向荣,民兵连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河村民兵连有60名民兵,以退役军人、辅警、种田大户为主。在孝感军分区、应城市人武部的帮助支持下,江河村民兵连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将热情与温暖延伸到乡村的每处角落,将关心与爱护送到400余户乡亲们的身边。

带头排险情,守得百家宁

“吕书记,这雪下得太大了,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这马上要过年了,家里还啥都没买哟,得想想办法啊!”2024年2月初,低温雨雪天气袭来。2月3日一大早,吕志峰接到村民的求援电话。随后,吕志峰拨通了村委会副主任、民兵连长吕国波的电话。

“老吕,有个紧急任务。赶紧召集民兵,把各自湾组的道路打通,保障车辆能够进出。”“好的,马上通知大家!”

随后,吕国波通知村里的民兵,全员上路铲冰除雪。

46岁的陈学刚和37岁的吕杰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接到通知后,陈学刚将家里的拖拉机挂上铲斗,开上路铲冰除雪。陈学刚白天开,吕杰晚上接着开。

在民兵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拿出家中的农具上路。经过3天的奋战,村里各湾组和主干道的路被打通。

吕志峰说:“那一次,村里的民兵发挥了大作用。”

吕志峰今年49岁,是一位退役老兵。201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直在探索民兵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子。2021年,他和十几名退役军人一起,成立了民兵队伍。他们在汛期排水救援、疏散人员,日常开展夜间治安巡逻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发现消除各类治安风险隐患,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为村庄点亮了“平安灯”,为群众筑牢了“防护墙”。

众筹解心结,引来欢歌声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采访过程中,江河村文化礼堂里传来阵阵歌声,村里几位退役老兵在这里欢唱。

文化礼堂是去年修建的。修建礼堂的资金,都是民兵们带头捐的。

缺乏室内活动场所,此前一直是江河村百姓心里的“疙瘩”。修文化礼堂需要几十万元的资金,钱从哪里来?民兵队伍中有十几位致富能手。听说村里要修文化礼堂,他们慷慨解囊。

仅靠民兵的力量还不够。2024年清明节前夕,吕志峰带着民兵印制了200多张请柬,邀请村外的能人返村商议文化礼堂的建设。

仅一天,村里就收到了30多万元的捐款。就这样,大家捐一点、村里争取一点,资金问题解决了,文化礼堂开工建设,并于2024年底顺利完工。

2025年1月7日,农历腊八节。在文化礼堂,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彼此的生活点滴,气氛温馨融洽,暖意浓浓。礼堂大屏滚动播放着江河村文化宣传片,让村民们了解村里近年来举办的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和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感受村文化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

志愿献爱心,传递邻里情

“又到理发的日子了,我今天来得蛮早,快点帮我登记把队排上!”

每个月的25日,是江河村爱心义剪的日子。1月25日,几位老人早早地来到村委会,有序排队登记,等待理发。

理发的师傅中,有一位叫魏鹏飞,是村民兵连的民兵,也是一家理发店的老板。义务为老人理发,他坚持了好几年。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民兵的作用,江河村民兵连一直在探索。他们根据每位民兵的特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2024年10月11日,天鹅镇在江河村开展重阳节敬老爱老庆祝活动。

当天9时,江河村幸福食堂门前一字排开8张桌子,志愿者们一起和面、择菜、洗菜、剁馅……民兵魏志军正挥舞着锅铲,烹制美味。不一会儿,每张桌子都摆满了佳肴,老人们一边品尝,一边对魏志军竖起大拇指。

魏志军是一位厨师,平时都是在外接活儿。2022年开始,每年重阳节,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回村为老人们做一顿饭。

此外,江河村民兵连还融合老党员、人大代表、热心群众等资源,成立矛盾纠纷调解组,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应城市人武部政委刘洋表示,人武部将继续帮助支持江河村民兵连建设,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来源:转载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马世超 严斐然 实习生 李芷依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应荣梅    终审核发:董雪)

(作者:王际凯 马世超 严斐然 李芷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