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江汉畔,3月22日,应城市黄滩镇10余名乡村振兴骨干跨市“取经”,走进荆州市江陵县丰泽园国家级生态农场。这座由湖北省农业产业领军人物王文成深耕十年打造的现代农业标杆,以“一部手机管农田、一颗番茄闯市场”的实践,为研学团打开乡村振兴新视野。
智慧田管,手机成了“新农具”
在樱桃番茄智慧大棚,湖北省农科院技术员陈才轻点手机,球阀智能系统立即启动补水和通风。“湿度、温度、光照全自动调控,比传统种植节水40%。”一禾农业创始人魏攀边录视频边感叹,“6月咱们智慧园就用这技术!”
16年前,王文成辞去武汉高薪工作返乡,借力院士工作站攻克12项技术难题,将撂荒地变成1000亩生态农场。如今,这里不仅产出上海农博会金奖番茄,更形成从智能监测到分级包装的全链标准。“老兵筑梦”合作社许起飞紧盯分拣线上的光谱检测仪,“咱的丑香瓜也要贴上糖度标签,卖进精品超市!”
联农模式,老乡变“产业工人”
“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打工月薪4000元,比单干强两倍!”颜闸村村民冉继才操作着旋耕机说道。研学团发现,丰泽园“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带动20个合作社、200余名村民持证上岗。喻家村支书喻林发立即对接,“我们新建冷库装上多层分拣线,村集体年收入能增10万!”
三产融合,农田长出“附加值”
电商区方言主播吆喝“现摘番茄48小时到货”,亲子区孩童体验蔬果采摘,物联网大屏跳动着种植数据……这种“卖产品+卖体验”模式让黄滩镇干部眼前一亮。座谈会上,王文成揭秘破局关键,“用短视频直播种植、给农产品打溯源二维码,消费者‘云监工’更放心!”
行动派,返程大巴变“决策现场”
归途未启,合作已落地。魏攀与丰泽园达成智能灌溉技术引进口头协议;许起飞借用资源引进优质胡萝卜种苗,敲定丑香瓜糖度分级包装方案;喻林发规划冷库分拣线升级时间表。
应城市黄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6月前智慧农业示范园开工,年底培育5名本土‘直播新农人’,让科技真正扎进黄滩泥土!”
(来源:应城市黄滩镇 通讯员:李游 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程国辉 终审核发:姜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