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公元454年置县,素有“膏都盐海、温泉之乡”美誉;公元1986年6月,应城撤县建市,掀开了应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应 城,又称蒲城,湖北省县级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湖北省中部偏东。历史悠久,以"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自南北朝时期宋朝孝建元年(公元454 年)始置县。应城市现辖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良种场,417个村,324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99万户,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 69万,汉族占99%以上。国土面积1105平方公里,耕地57.2万亩。
应 城是一座新兴的工矿城市。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石膏储量达13亿吨,已有400多年的开采历史。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冠,一级品纤维 石膏占全国储量的82%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岩盐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岩盐储量280亿吨。汤池温泉为全省五大高温温泉之一, 地热能储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常年水温70℃以上,且富含钙、镁、钾等20多种矿物质。适于发展旅游、医疗、科研和特种养殖业,是旅游度假、休闲疗养胜 地。应城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商品粮大县(市),也是国家重点综合开发区之一。
文 峰塔亦名凌云塔、文笔峰,俗称文峰楼。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塔高34米,砖石结构,六面七层,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 连接,游人可循阶而上,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塔顶有铸铜铸造的宝葫芦壮顶,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 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保存至今。1986年3月 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汤 池温泉亦名玉女温泉,位于市西汤池镇。相传昔有玉女乘车入泉,故名。唐代诗人李白曾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的题咏。温泉分 为三池,水从泉下冒出,水温为摄氏60余度,含20多种矿物质,对神经官能症、风湿性肌肉炎、各种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蒲 骚故城遗址一名蒲骚垒,又名蒲骚台。即《左传》“郧人军于蒲骚”之地。据《光绪应城志》记载:在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抬得败瓦零 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文物普查时,在田店古崎山团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面积约6.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 器多件,红、灰陶各半、积物面积为2万平方米。又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找到古蒲骚城池——沈家湖遗址。
门 板湾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5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面积 约20万平方米。在对城址西垣的发展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建筑,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内分四室,外有走廊,门窗结构、火塘保存较 好,墙壁最高处2.2米,周围有围墙构成大型院落。均由土坯夯筑砌成。门板湾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 见,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也是江汉地区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房屋建筑的发现,为迄今新石器 时代考古发现之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孝感地区唯一的一处 “国保”级的古文化遗址。
陶 家湖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中游,遗址总面积67万平方米。整个城址为土筑城垣,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南部有大面积台地,在此地面发现 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亦即原发现的“四龙河遗址”所在地。湖北省考古专家对陶家湖古城遗址的调查,认定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关于陶家湖古城遗址,《光 绪应城市县志》有记载:“古城在县西南汤池团,陶家湖城址尚存,故老犹能指其处,但城名无考,不知何代置。”
应城市委、市政府历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发展旅游,积极推进应城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掘利用应城深厚的文化积淀,倾情打造应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
汤池温泉建成国家4A级风景区,成为全国首家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国家矿山公园入选全国500家优选旅游项目。老鹳湖获评国家湿地公园。
应 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推进华能热电与域内盐化企业电汽联供,空气、生活饮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畅游其中,意境深 远的古文峰公园、佛音袅袅的烧香台森林公园、水天一色的人民公园、葱葱郁郁的蒲阳绿荫公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城在树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满 目绿色,满眼景致,获评国家园林城市。
自1986年来,连续七届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四次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五届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3夺“长安杯”,创下全国县级市纪录;连续七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称号。
自2011年以来,应城连续五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排名前移,2015年居全省一类县市前15位。
今 天的应城,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应城人民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阔步迈进,努力打造全国盐化 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调味品产业聚集区、全国糯稻产业发展区、全国温泉养生休闲旅游区,为建设富强、创新、文明、法治、宜居“五个应城”而奋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