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遭遇暴雨袭击,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加之夏季天气炎热、潮湿,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衍迅速,人群容易发生各种皮肤病。今天市人民医院皮肤美容科主任范应君就洪灾过后皮肤病预防提出技术指导意见。
常见的洪灾后皮肤病有湿疹、皮炎、晒伤、脓疱疮、手足癣、伤口感染等。 在此根据灾后易发的几种皮肤病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一、手、足浸渍:
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
治疗方法: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扑粉扑于患处,或于轻度糜烂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擦即可。
预防: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保持手足部位清洁干燥,外出时穿防水长筒靴是较好的预防方法。
二、湿疹
皮肤长期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可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甚至肿胀。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渗出。
治疗方法:一般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皮损干燥后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搽。皮损较多、症状重者可口服扑而敏等药物。
预防:尽量避免直接在污水中行走,在污水中行走后,要及时清洗皮肤,如果皮肤出现破口,要及时用碘酒消毒,保持皮肤干燥;
三、夏季皮炎、晒伤
长时间户外作业,日晒雨淋,容易发生皮炎、皮肤晒伤。在身体暴露部位产生红斑、脱屑、细小丘疹,严重的可有皮损部位疼痛、烧灼感,甚至出现水疱和大疱等。
治疗:一旦发生应避免高温及户外作业,可于发病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扑粉,减轻不适感。
预防:避免暴晒,及时涂抹防晒霜。
四、脓疱疮
灾害时卫生条件较差,儿童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可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在身体各个部位出现水疱、脓疱、结痂,本病病情发展很快,具有传染性。
治疗:水疱或脓疱局部消毒后抽吸疱液,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等。
预防:主要是注意卫生。
五、丘疹性荨麻疹
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促进蚊虫滋生。洪涝灾害时容易受到蚊虫的叮咬,受到蚊虫的叮咬的皮肤可以出现红色小丘疹及透明小水疱。
治疗方法:如果出现虫咬皮炎,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或者激素类药膏。
预防:要注意个人防护,做好防虫驱虫工作,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要清扫家里的所有角落,打扫前最好用杀虫药水喷一喷,
当然,如果皮损范围广泛,皮肤破溃严重,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现象,或者您自己在家常规处理后效果不明显,那就需要及时去找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为您诊治,以免使症状加重,延误病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