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志才
历史的时空穿越大跃进的年代,遗留给后世的,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甩开膀子要"一天等于二十年",敞开歌喉要"玉皇、龙王听传唤"!大跃进歌谣热浪滚滚,粮、钢高产"卫星"神话般上天,交相辉映,编织成"天上银河落人间"的艺林风景!
当我们回眸那个年代的奇特景观,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有如食一枚硕大的果子,既品尝出甘甜,更咀嚼出苦涩!
大跃进年代,抒发豪情的歌谣,从田头唱到北京,从俚间唱到毛主席身边。
1958年,时光进入大跃进年代。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是奇迹不断涌现的年代!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翻身得解放的农民,满怀着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人的幸福感,对共产党的由衷感恩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迫切感,不仅叫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还为自己也为同伴的劳动热情放声高唱!
在应城农村,较早出现的一是由七个姑娘组成的"七香"小组,一是由103个婆婆组成的"百婆文工团"。她们一边走向田头,挽起裤管,大办高产试验田;一边倾情于劳动丰收的喜悦,"歌声响满畈"。她们高呼:"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要大干快上,我们要放声歌唱!"
先说盛滩乡(今盛滩村),有七个年龄只有18岁左右的姑娘,她们的名字分别叫徐银香、吴巧香、盛腊香、李玉香、魏木香、李春香、付小香。由于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个"香"字,联合在一起就叫"七香"。她们看到县委书记和劳动模范都在办棉花高产试验田,也组成了一个棉花高产试验组,提出了亩产万斤籽棉的竞赛指标。首先精选棉种,学唱了县里发下来的棉花技术歌。在选种时就"眼不离种,口不离歌",唱起了"秕、绿、乌、黑、怪,人人不喜爱;粉白、粒大、饱,个个要记牢"。由此养成了干活唱歌的习惯。她们大胆地用那些民歌调子,唱着她们心中要说的话。她们自编自唱的第一首歌,叫做"带朵棉花进北京":
春季里来气象新,全体社员搞跃进,
棉花大办试验田,亩产籽棉一万斤。
夏季里来风光好,要想棉花产量高,
苦干大干加紧干,订的规划能确保。
秋季里来荷花香,棉枝长得树一样,
棉桃炸开象罗帐,行人见了都赞扬!
冬季里来天气冷,穿上棉衣暖又轻,
高产指标已实现,带朵棉花上北京。
为了使棉花丰产,她们每天拿着装肥工具到附近农户收火灰,清阴沟,驾马车到3里以外的猪场拖回200多担猪粪肥;棉杆长得半人高,需要疏墒培土,为了避免损坏棉枝,她们蹲在棉花田里干;50多天的干旱,她们日夜挑水抗旱。她们倍尝了劳动的艰辛,并期冀着丰收的喜悦,于是,她们大胆利用想象的空间,编了一首"棉花自唱的歌":
我们大来我们高,多亏姑娘好关照,
开始从我脚下起,锄草脱裤追肥料,
老天久旱青难保,姐妹为我把水浇!
我们个个长得好,万斤籽棉把恩报。
这首歌,社员听了也很喜欢,很快唱开了。社员们说:"今天我们辛苦把旱抗,明天万斤籽棉把恩报,好哇!有干头!"大家的生产劲头更大了。
她们在劳动中唱的劳动歌,鼓舞了自己也鼓舞了群众,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干什么活就唱什么歌,什么事新鲜就编唱什么。早稻丰收了,还要抢插晚稻。她们一面劳动,一面自编自唱"争取晚稻超早稻":
太阳出来放光芒,照得稻海闪金光!
男女老少上战场,手拿镰刀歌声扬。
银光一闪动镰刀,割得刷刷不伸腰,
干劲大,士气高,不让谷儿撒一刁。
稻子刁大粒头满,胜过往年几倍高,
"双抢"任务要抓紧,争取晚稻超早稻。
人民公社成立了,她们看到公社给农民带来光明和幸福,于是作歌唱道:
个个社员想天堂,不知天堂在何方;
人民公社办起来,啊,原来这里是天堂!
吃饭不要钱,工资发到人,
千年愿望实现了,人民公社万万年!
她们还唱道:
捷报到处传,生产闯翻天,
公社建立了,生活比蜜甜。
又有一首自编自唱的"到处都是野战团",纵情赞颂:
人民公社霞光闪,幸福歌声遍地传,
劳动组织军事化,到处都是野战团。
一夜积肥千万担,万亩土地已深翻,
大搞禾苗再升级,秋收粮棉堆成山!
美帝一见直发抖,连滚带爬离台湾,
介石走狗吓破胆,自掘坟墓自己钻。
这时的"七香"试验田放了高产卫星,自编的歌谣也越唱越红火,开始只在屋里唱,在田头唱,不久就唱进了县广播站,又登上了《应城报》,有100多首登上了省级报刊,有三首登上了全国性的权威刊物《诗刊》。她们的歌,轰动了省城、震动了北京,全国第二次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时,邀请了"七香"之一的徐银香出席会议,喜讯传来,"七香"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又作出一首歌,唱出心中的欢乐:
听说到北京,心中真欢喜,
做梦想不到,能见毛主席!
她们由衷地感谢党,唱道:
七香好比七棵苗,诗文歌画结果桃,
栽培七香全靠党,毛主席就是红太阳!
1958年10月,徐银香代表"七香",把歌从田头唱到了北京,唱到了人民大会堂,在小组讨论会上,她开口就唱一首歌,抬手就写一首诗,震惊了诗人、教授、名流,人们说她:"张口就是诗,赛过古曹植!"
与盛滩乡隔河相望的联盟大队(今戴河村),有103位50多岁的婆婆,一改昔日走路颤巍巍的神态而今双脚踏地劲步如飞,她们也办起了高产试验田,唱起了跃进歌,组成了一个"百婆文工团",要夺取"生产文艺双丰收"。在自编的题为"生产文艺放卫星"中唱道:
紧紧跟着共产党,生产文艺双跃进,
试验小麦亩万斤,油菜要产九千整;
诗画各是一千整,应城报上登百篇,
五十首诗上专区,六个剧本贯全省;
精选两个传全国,百婆都要成诗人,
生产文艺放卫星,争取十月上北京。
百婆之一的韩子清,自编自演的"中国人民要上天",参加了全省的民歌会演,更激发了百婆的写诗唱歌热情。她们白天下田间劳动,晚上聚在一起编歌唱歌。她们唱:
我们的新歌多又多,一唱要装几千箩!
人民公社好得很,长江大浪波连波!
她们又唱:
人民公社好,老少进学校;
歌声响云层,百婆歌声妙!
她们又唱:
幸福歌声出联盟,百个婆婆把诗编;
唱出美景早到来,社员欢喜干劲增。
她们的歌从湾头俚间,直唱到了毛主席身边。1958年,毛主席视察孝感,在孝感驻军礼堂听了百婆唱的"幸福歌"、"高产歌"。百婆带着这分荣誉,把歌唱得更欢了。
在"七香"、"百婆"的影响下,应城地区的诗歌,踏着大跃进的步伐,合着高产神话的节拍,越唱越热,越唱越广泛,越唱越神奇!
"七香"、"百婆"的诗歌,闪耀着劳动的光辉,烙印着大进的时代精神,广大农民群众早已深受感染。一时间,从田间到工厂,从机关到学校,以"七红"、"七秀"、"十霞"、"八珍"、"七美"、"七芳"、"七艺"、"七兰"、"七菊"等命名的文艺创作组如雨后春笋般争相涌现。"人人学文化,不当睁眼瞎,个个搞创作,到处诗歌加壁画";"生产放卫星,唱歌鼓干劲"此起彼伏。画上壁,诗上墙;土广播,对着吭,大跃进歌谣热浪滚滚。真个是:哪里有热火朝天的生产,哪里就有热火朝天的歌唱;哪里有高产奇迹,哪里就有高产歌谣;哪里有高产歌谣,哪里就有高产卫星光芒四射!
茶棚大队的社员,要跃进跃进再跃进,高产高产再高产,将一百三十五亩过去长草不长苗的贫瘠地,日夜深耕深翻施肥追肥,创出了高产。高产一出,社员就唱到:
放牛地的田四方方,过去亩产几箩筐;
今年跃进红花开,早稻成熟遍地黄!
低产田地大翻身,坏田也产万斤粮,
荒田翻身出高产,齐声歌颂公社强!
从城关公社到黄滩公社创造出了"棉花树"、"棉花王",立即就有《悟空疑是蟠桃树》、《棉花王》这样的赞歌。有一首"比棉花"歌,是这样唱的:
对面山上牧童哥,听我唱个放牛歌,
今年我社规划傲,皮棉亩产万斤多,
棉花老大该是我!
那边的牛娃别啰嗦,亩产四千算什么多?
我社一亩五千三,棉桃赛过大秤砣,
小心打破后脑壳!
那管秤砣不秤砣,我社的棉花也不弱,
棉枝又高桃又大,二个装满一提箩,
送你一个做摇窝!
边放牛来边唱歌,唱的山歌都不错,
跃进跃进再跃进,棉花堆成银山坡,
产量比出弟和哥!
还有一首唱《棉花王》的歌:
一朵棉花打个包,
压得卡车头儿翘;
头儿翘了三尺高,
好像一门高射炮!
农村大搞积肥造肥,马上就唱起了《泰山不到肥山腰》:
泰山逞强豪,夸说自己高;
五岳我领先,谁能比我高!
肥山走上前,不禁冷冷笑;
山头挨青天,山腰在云霄,
泰山虽然高,不到我山腰!
泰山比输了,再不逞英豪!
又有一首和道:
箢头装得满满,
扁担压得弯弯,
伢的妈呀你快来看,
我一担挑起两肥山!
"七珍"姑娘唱的是"送肥歌":
情哥挑肥快如梭,我挑肥泥追上坡,
就是飞进白云里,也要拼命挑得多!
"七红"姑娘也唱"送肥歌",但唱得不一样:
挖泥一片响土声,送肥一片脚步声,
犁田一片吆牛声,村村一片山歌声。
"七兰"姑娘听了不服气,也唱起一首:
那里飞来一座山,这山座落山旁边,
今天看来屋样大,明天看来遮住天。
不是屋来不是山,铲来草皮十万担!
红旗公社的民兵也唱:
乘风破浪抢先进,一夜决不把觉困;
保证积肥五千九,不获全胜不收兵!
全县大炼钢铁,城关修配厂的"十霞"姑娘创作组写诗助威:
全厂同志听我言,今天产钢一千斤;
决心鼓劲加油干,明天万斤要挂零!
陈河区竖起小高炉,炼铁时唱到:
小高炉,小高炉,炼出铁水真不少,
一天一夜炼八吨,吓死西方美国佬!
城关的"七红"姑娘又接唱:
土高炉,日夜烧,炼出钢铁把喜报,
削铁如泥高炭钢,胜过关公偃月刀!
在应山大炼钢铁的应城工地工人,也传来了他们写的诗《采矿工苦战记》:
我们都是采矿工,铁山采矿打冲锋;
白天黑夜采矿忙,保证毛炉"过好冬"!
城关小学的门、墙上,画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座土高炉矗立云天,炉膛铁水奔腾而下。画旁配诗:
土高炉,铁水淌,淌过了河,淌过了江,
淌过了大西洋,淹死了美国狼!
全县大搞车子化和工具改革,歌声又是如潮涌:
当阳车子叫,声势冲云霄,
五天全县车子化,大路小路车如潮!
车子和我谈恋爱,扁担和我打脱离!
送肥运土快如风,一天抵上十个工!
人活七十古来稀,有个老爹七十一,
稀奇稀奇真稀奇,一夜创制割禾器!
叮叮当当叮叮当,天上月亮当太阳;
为了实现机械化,赶制滚珠轴承忙!
为大跃进擂鼓助威的歌谣更是风起云涌,从农村到城镇、从群众到干部,开口唱歌、提笔写诗、铺纸作画,越唱越写干劲越大,请你听几首:
公社田野风光好,我驾铁牛隆隆跑,
喇叭奏曲我唱歌,丰收歌儿满天飘!
超恒星,超火箭,蹬翻地球征服天,
大跃进的号角响,要把美英甩一边!
一片青来一片黄,黄是麦子青是秧;
是谁绣出花世界?公社社员手一双!
干、干、干,我们要风雨听传唤,
我们要龙王服人管,我们要粮食挤垮昆仑山!
东风吹,红旗展,社员力量大如天,
脚上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有一首"摆擂台"的歌,是社干部唱的,为大跃进紧锣密鼓:
跃进歌声响,英雄摆擂台,
好汉对好汉,敢比高低上台来!
擂台红旗飘,英雄志气豪;
要叫粮棉放卫星,看谁放得重又高!
有的大跃进歌谣,唱得很神气:
没有翅膀要上天,不坐飞机坐火箭;
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
两只巨手提江河,汪洋大海水倒灌!
百花园中比花红,生产战线比英雄,
洪水让路山低头,万水千山听调动!
早上起来露水多,田里一片跃进歌;
跃进汗水一大串,露水冇得汗水多!
夜战双抢到天亮,还不见太阳露脸庞?
啊!
太阳还在西边睡,睡了一夜懒起床!
太阳是个懒婆娘!
千里雷声万里闪,跃进指标戳破天,
移山倒海搬长江,粮棉堆成金银山!
首先是城关,接着是红旗,马上是长江埠,处处建立起公社业余文工团。团员们白天进车间生产,下田劳动,晚上聚在一起唱跃进歌。周末在公社前的广场演出,数以千计的农民围观,台上唱台下也唱,真个是 "下里巴人和者众,跃进歌声震云天!"
大跃进歌谣循着民歌特有的比兴、夸张手法,把歌唱得极为夸张:
个体单干是木桥,走在桥上摇摇晃;
农业合作是铁桥,铁桥比木桥更硬梆;
人民公社是金桥,架起金桥通天堂,
一步登天有指望,共产主义放光芒!
清清渠水日夜流,社里庄稼绿油油,
谁说粮食不高产,谷穗砸烂他的头!
一首粮食卫星飞上天,闪烁着高产卫星的光芒:
社员走进试验田,抬头不见田外人;
刁大粒满似黄金,粮食卫星飞上天!
长江公社社员作了一幅画,画题"冲破两关",画面上是冲破了"保守关"、"迷信关",不切实际的思想大解放,助长了浮夸风的横吹。从夏粮开始,应城的高产卫星就放起来了。当年的新闻媒体《应城报》,接连报道:
伍山乡的小麦丰产试验田,亩产小麦1,265斤;
同岭乡的大麦单产1,064斤;
西湖乡的蚕豆亩产862斤;
……
夏粮的高产卫星,带来了粮、棉放出更大的高产卫星:
红旗公社放射大卫星,72亩早稻试验田,亩产突破万斤关;春光公社放射重卫星,早稻亩产12,153斤;
当《人民日报》以"天下第一田,亩产三万六"报道了湖北麻城县早稻亩产36,900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后,激起了各地放"卫星"的狂潮!于是神话般的高产卫星一个比一个放得大,放得重!在应城春光公社3.07亩早稻亩产83,987斤;1.24亩一季晚稻亩产43,869斤;于是,又有了诗配画:
画面是两个小伢各坐在一捆谷穗上"直冲云霄",配诗:
早稻天天放卫星,谷堆顶着南天门,
欢声震破灵霄殿,吓得玉皇舌头伸!
同时又有歌:
谷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谷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抽根烟!
粮食高产卫星上了天,各种高产如神话般地到处风传。
城关公社栽培的棉花试验田,栽培出"棉花树",年年越冬入春后,根深叶茂桃满枝;黄滩公社栽培的棉花,棉枝张开,两人合抱不拢,枝上棉桃个个有如小皮球,自称为"棉花王";红旗公社的人说,我们要用土高炉炼出的钢,制造一架飞机……
神话般的高产奇迹,更激起了歌手们神奇的歌唱。有一首"公社喜事千万桩",有如贺彩似地唱道:
红苕出了红苕王,浑身粗壮长又长,
挖苕要用挖土机,小小锄头丢一旁,
板车运它装不进,开来汽车把它装!
花生出了花生王,花生仁比鸡蛋胖,
两个小伢抬一颗,压得气喘腰杆晃!
芝麻爹妈叫霸王,儿子更是霸中王,
葵树比它矮几尺,翠竹和它一般长,
麻角对对两面长,一株收了十六两!
棉花姑娘长得胖,一朵棉花有四两,
作家跑来写小说,新闻记者来照相,
展览馆来人要标本,参观人群挤得慌!
晚稻粒粒吐金光,刁子肥大身干长,
扯刁谷子梁上挂,大梁压得吱吱响!
又有一首:
公社油菜田,油菜长上天,
飞机不按航线飞,撞断我社油菜梗!
再一首:
稻子长得密蓬蓬,横看直看不透缝,
要是卫星落下来,也能弹回半空中!
还有一首:
株株棉花桐树大,密密棉桃树上挂,
朵朵银花赛鹅蛋,棉堆高过文峰塔!
白湖莲藕大丰收,长江文化宫的歌手们作诗赞道:
白湖藕,万丈长,社会主义放光芒,
能开花,能结果,幸福生活万年长!
还配上一幅画,画面上是一条长长的藕,藕节上坐着一个胖胖的伢,两个人抬不动,人压弯了腰!
喜赞大白菜丰产,画面是一个老农挑着两棵大白菜,走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摇摇晃晃走不动。画旁 配诗:
生产大跃进,卫星放得高;
两棵大白菜,压弯我的腰!
有一首赞《棉花王》的歌。唱得也真神奇:
扁担杈,两头长,听我唱个棉花王,
唱个叶子做晒筐,唱个棉杆做屋梁,
一朵棉花织匹布,一粒棉籽油一缸。
送棵棉花上北京,要得一架飞机装!"
这时的歌谣,越唱越多,越唱越广,《应城报》辟"富水河"文艺专栏,连篇累牍登载;《湖北日报》、《农村生活》、《布谷鸟》等报刊,屡屡刊登。大跃进中应城还成立了"应城人民出版社",半年内应城工人、农民写的、唱的歌结集出版了五大本,书名分别为《大跃进歌谣集》(之一、之二、之三),《七香姑娘诗歌集》等。
湖北美院的师生到应城来采风,还举办了一个美术骨干培训班。全县参训的工人、农民一期就有100多人。他们把自己创作的诗画从城关张贴到了红旗新村。《湖北日报》辟专栏发表了"白莲藕"、"大白菜"、"七香送肥"、"冲破两关"、"嫦娥思凡"、"土铁路"等十几幅画。美术家周韶华写专文盛赞:"有诗有画、有声有色、可传可颂、雅俗共赏。这在农村壁画中是应该大大提倡的形式。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将来要出现的千千万万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所有这些,不仅激发了城乡工人、农民写诗作画的激情,也使他们卷进了自吹自擂、藐视一切的漩涡中!
有一首赞七香姑娘的歌:
七香姑娘有胆量,敢把文化卫星放,
英雄史诗田头写,五湖四海难得装!
还有一首自赞诗,唱道:
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及我们锄头边;
一锄能产千斤粮,李白那能比输赢!
更有一首诗配画,画面上是诗仙李白面对一群农民诗人自愧不如,羞得躲进了白菜叶子中,垂首低眉,长吁短叹。配诗:
农民田头写史诗,锄头一挥诗就出,
躲进菜丛长叹息,诗仙李白愧不如。
还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大唐盛世三百年,诗人只有几十人,
总共写诗三百首,哪点能够比应城,
应城跃进只一年,诗人就有千把人,
出版诗集五本整,精选诗篇万有零!
这时的诗歌,也越写越狂,越唱越狂,如一首:
什么龙王,什么玉皇!
我们农民一声吼,龙王无处藏,
玉皇吓得抖!
我们放的高产卫星,震得天宫直摇晃;
我们唱的跃进歌,要把大海填个精光!
这时的应城城乡,几乎人人都成了诗人,个个都成了高级知识分子。因为这时各个公社分别开办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工农红专大学"、"农业科学院";每三个月或半年一期,每期招收学员几百人,这些人上了大学结了业,出来就是大学生。公社党委书记任大学校长,劳动模范当大学教授。一时间:"教授满街走,大学生村村有。田头车间遍歌手,写诗作画如潮流!"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赛诗",古今罕见的群众性作诗作画高潮,其广泛性遍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干部们开会表决心,开口首先来个四言八句的诗;总结工作写报告,开头也要写几句总领全篇的前导诗。学校的学生、商业部门的职工,也加入了唱歌壁画的行列。如跃进公社小学学生喻焕珍放了芝麻高产卫星,同学们就写出一首"学习喻焕珍"的诗:
我校有个喻焕珍,学习劳动在人前,
她是学校好学生,试验芝麻放卫星,
亩产芝麻四千多,甲等模范真光荣。
黄滩公社的中医老先生,聚在一起开会,他们也要"中医工作放卫星",并写诗表决心:
黄滩公社气象新,卫生工作大跃进,
幸福生活人人好,个个歌颂党英明,
决心要在五九年,中医工作放卫星!
中央领导人谢觉哉到应城红旗公社参观,看了公社诗歌壁画写满墙,也仿照诗歌体,写了一首赠红旗公社的诗:
红旗公社好,物产富饶前头走;
八十老人笑哈哈,这将成为小汉口。
这时的大作家、大诗人郭沫若、贺敬之、袁水拍也纷纷挥毫书写大跃进歌谣,中国文联征选结集出版了一本工农写的跃进诗歌,书名《红旗歌谣》,在全国广为发行。火红的歌谣热进而影响和带动了各种文艺创作形式的投入和红火,素以画国画为己任的文化馆干部、美术教师也画起壁画和连环画来了,而且取材都以大跃进中的"新奇事"为主。如一幅题为《高产卫星上了天》的画,画上是一捆谷穗,上写早稻亩产46,800斤,向着天宫直冲,吓得玉皇离开了宝座,惊呼:啊呀!粮食高产卫星,冲上了孤的天庭!还有一幅,画面上是一匹大马驮着一蔸稻穗,硬是驮不动。画旁插话:
大马:早稻老兄!驮你一蔸把我累坏了。只给半蔸吧!
早稻:大马!你忍着驮下吧,锻炼!锻炼!
照相馆的照相师傅也在照高产的像,他挖空心思选取镜头,采取仰视取景法,照出了一堆谷,上面站着一个农民,以白云、太阳为背景,构成了白云缭绕谷堆、太阳和农民对话的奇景!他这样活灵活现的向人们展示了社员站在谷堆上"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抽根烟"的情景!
戏剧团的编剧、导演、演员,也要以大跃进的步伐创作、演出反映大跃进生活的戏。走出剧团深入到杨河大办钢铁的社队,用十天时间观察、体验、搜集生活素材,用三天时间写出了一台以农民大办钢铁为题材的现代戏曲。唱词仿照和运用了农民写的歌谣,反映出来的戏剧情节是"男的砸锅炼铁",女的"无锅煮米",闹得不可开交!"山场树木砍光"、"家屋鼓皮拆光"、"高炉出了废渣"、"干部说了假话"。此戏刚刚进入彩排,就传来了中央"反五风"的决定,未经正式演出就随着"反五风"而停演了!
也正如大放粮食高产卫星,公社吃饭不要钱,人人敞开肚皮吃,热热闹闹一时后,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食堂无米下锅,很快停了火,人们吃不饱肚子,两条腿拖不动,这时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亩产好多万斤,"粮食装得挤破仓",原来都是神话传说!因大跃进歌谣显赫一时的歌手、诗人们,也在肚皮挨着背脊中销声匿迹了!人们跟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历史留给后世沉痛的反思!
本文在整理时,汪文亚、李元清、李怡南、刘学文等提供了史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