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清
应城何时置县?根据颇多。《省志》谓:"《宋书·孔季恭传》、《恩倖传》皆载有宋应城县事。《通典》、《元和志》、《旧唐书》、《寰宇记》并云宋置应城县。是宋有应城县至确,与曲陵并属安陆郡。"《方舆纪要》云:宋应城县属安陆郡。
那么应城何以置县呢?历史或有记载。可惜明代农民起义将应城的史料全部烧毁,无以为考。清代有志之士从残帙断碑、野老口述中搜集编纂而成的县志只有简单的几字记载,即"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时间为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其它断无记载,当然也就难知其详。笔者在工作之余研读了一些史料,对南北朝时的历史地图进行了一些琢磨,对相关县邑(安陆、孝昌等)的置建作了一些查考,经过推敲甄别,对于应城置县的缘由形成了一己之见。
南朝刘宋初期,王室成员在统治集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元嘉六年(429年),宋文帝以弟刘义康入朝秉政,为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宗室重臣取代高门权臣执掌枢机。文帝一直沉疴在身,久治不愈,疏于朝政,诸事委托给刘义康。刘义康专总朝权后,逐渐树立了权威,生杀由己,势倾天下。但他却不识大体,私置僮仆六千余人也不告诉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文帝病危,安排后事,而刘义康亲信竟去查阅东晋成帝立其弟康帝的经过和仪注的档案。殊不知文帝却康复未死,对刘义康的谋逆行径感到了严重威胁,于是特别加强了太子刘邵统帅的卫兵,防备刘义康。并采取果断措施,诛杀了刘义康的党羽,令义康出镇江州,削弱了他的权力。随即废义康为庶人。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魏军临长江,文帝担心义康被人利用,下令处死了义康,这是王室内乱的萌芽。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文帝想废掉手握重兵的太子刘邵,因谋事不密,被刘邵得知。刘邵先发制人,杀其父文帝而自立。太子刘邵弑逆的消息传开后,普天同愤。文帝第三子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正带领江、豫、荆、雍四州军队讨伐西阳(今湖北黄冈)的蛮族,他听到父亲被杀的消息后,与步兵校尉沈庆之共议举兵,只用了几天时间,内外整肃,很快就打败刘邵。同年五月,刘骏即皇帝位于新亭(今南京市南),称为孝武帝,给文武诸臣加官进爵。讨伐军随即攻下建康,活捉刘邵、刘濬,取得彻底的胜利。
讨伐刘邵时,还未及就任的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孝武帝刘骏的叔父刘义宣,听到刘邵弑逆的消息后,立即起兵,一方面调兵遣将,一方面告知各处,会同刘骏一起征讨。刘骏取得胜利即位后,封义宣为中书监,都督扬州、豫州二州,担任刺史,加羽葆、鼓吹,给班剑四十人,持节、侍中如故。又由南谯王改封南郡王,食邑万户。由于义宣坚决推辞回朝内任职,孝武帝只好改授他都督荆州、湘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湘州二州刺史,持节、侍中、丞相如故。
义宣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起担任荆州刺史以来,十年时间里,荆州更是兵强财富,再加上首创讨逆的大义,威名著天下。于是变得骄横起来。凡是自己想要的,要求别人必须服从。朝廷所定的制度,如有不合自己口味的一律不予遵从。甚至献给孝武帝的贡酒,他都要先饮,喝不完的再封起来献上。时江州刺史臧质怀有谋反的野心,想借助义宣的势力和对皇上不服的心态,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方面向义宣献礼讨好,一方面通过密信进行游说。义宣听从了他谋反的主意。当时又传孝武帝不守伦理,与义宣诸女淫乱。义宣闻之更加恼怒,暗地里整治舟甲,秘密联合豫州刺史鲁爽、兖州刺史徐遗宝,准备于孝武帝孝建元年秋冬起兵。不巧鲁爽因为饮酒过量,未听明专使传言,与当年正月就提前发难。义宣只得仓促起兵。经过四五个月的惨烈战斗。义宣最终战败,被赐死江陵。
从文帝被太子所杀到江州刺史刘骏讨逆即位,刘宋的社会动荡不安。时隔数月,惊魂未定时,又冒出个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造反,刘宋的社会更是雪上加霜,百姓流离失所,人民苦不堪言。孝武帝平定叛乱后,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是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安定的日子,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孝武帝除了封赏功臣,大赦天下这些传统的做法外,还针对性地采取了三条防范措施。
一是在政治上削弱王侯,抑制台臣,树立皇威。孝武帝以藩王起兵而登帝位,即位后不久又有南郡王刘义宣叛乱,认为宗室太强盛,想削弱王侯。江夏王刘义恭为讨好他,上表省录尚书事,又与竟陵王刘诞奏裁诸王侯车服、器甲、乐舞、制度等九条,孝武帝暗示下属增加到二十四条。孝武帝为加强对诸王的控制,派出亲信充任诸王方镇典签,以分刺史之权,典签成为监视诸王方镇的有力武器。他剪除很有才干的或不驯服的王室宗亲,以增强自己的权威。即位伊始,孝武帝明令督责各部丞郎各尽职守,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和分散尚书公、尚书仆射的权力。对于吏部这个关键部门,孝武帝还开创先例,设了两个尚书以避免一人独揽选铨权。孝武帝不仅用行政手段抑制了诸臣的权力,而且对于一切可能给自己独裁造成威胁的大臣一律杀掉。
二是分土析疆,缩小各州的版图面积和州刺史的管辖范围,以削弱州刺史的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孝武帝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认为:各镇守将帅一再叛乱,无非是地大兵多、实力太强所致,于是下决心分土析疆。先是晋室东迁,以扬州为京畿,荆、江二州为外藩,对出粟帛物产丰富的扬州,出甲兵兵力强大的荆、江二州,各使心腹大将镇守。接着分扬州、浙东中的会稽、东阳、永嘉、临海、新安等五郡,立东扬州,置治会稽;分南徐州立南兖州;并从荆、湘、江、豫四州中划出江夏、武陵、天门、竟陵、随、巴陵、武昌、西阳等八郡,议立郢州,置治江夏。罢南蛮校尉,将其屯营迁到建康;罢南徐州侨户免税特权,开始课税。使各州刺史的实力大大削弱,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
三是加强军事要地的防守。《春秋元命苞》云:"'轸星散为荆州。'荆,强也,言其气躁强。亦曰警也,言其南蛮数为寇逆,其人有道后服,无道先强,常警备也。"荆州是建康的"上流形胜,地广兵强",是悬在皇室里的一把剑,既能拿它杀敌,同时又可以被别人拿着杀自己,对皇室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高祖武帝刘裕在世时对此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临死前"遗诏诸子次第居之"。再加上南郡王义宣据强与朝廷分庭抗礼,起兵造反,更加引起了孝武帝对这一战略要地的关注和防范。他除了派心腹之人担任荆州刺史外,还特别考虑对荆州的军事制衡。荆州,战国时是楚国的都城,水陆交通便利。若荆州刺史造反,可乘舟楫沿长江顺流东下,直捣建康,因此,水路要加强对长江的控制。从用兵之道来看,水路虽好,必须有陆上护卫,保证水路的畅通,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陆路必须在沿长江、汉江的要冲之地加以防守。应城乃蒲骚故地,东南滨云梦泽(长江、汉江穿泽而过),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控带荆郢,自古是荆州的东道门户,战国时楚国东进的第一仗就是在蒲骚打的,可见其战略区位非常重要。因此有人跟孝武帝建议此地"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孝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遂于公元454年(从立安州时间看当为10月)下诏析安陆南境以置县,取名应城。
应城置县的城址,从置县初至今,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现在的中心城区的旧城部分。其根据有二。一是从南朝宋时的古地图看,应城属郢州安陆郡,中心城址(原城关镇)位于东经113°33′、北纬30°57′,于今应城的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完全吻合。二是从堪舆学分析来看,古人非常重视风水。城址的所在地为西河、省港二水夹抱,且二水绕城至南,多重折复后合流南去,可谓砂环水抱,顾盼生气。北边为妙高台,一脉相承大洪山。是为靠山,龙脉清晰,富有生机。附近别无比这里更好的置城佳地。因此,以古人的择地观没有理由不选择此地。
关于应城县名的由来,说法很多。民间有三种传说,县志上有两种记载。民间的三种传说是:因邻近应浓山戌;因岗阜周环,隐隐如城;因筑城时应声云集者甚众。笔者以为"因邻近应浓山戌"之说,似乎牵强附会;"因岗阜周环,隐隐如城",与应城之名似乎关联不大。"因筑城时应声云集者甚众"之说似乎不太可能,不合情理。因为筑城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还需要有一定的时日,不可能哪位志士心血来潮一呼众应而为。它不同于紧急状态下的救火,一人振臂高呼,众人应声云集,即时而为。县志的两种记载是:雍正《应城县志》称"应邑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控带荆郢,冲要之地","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故名应城。此种记载能自圆其说,应城人一般比较认同,但无史料根据。而清o康熙《应城县志》按:"应城县置于刘宋,晋安帝时尚未置县也,或本为安陆乡聚之名,刘宋因以为县耳。"这一按语的意思是应城是在南朝刘宋时置县,晋朝安帝时还没有置县。当时只是安陆县的一个乡聚(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之所,后来刘宋在此置县,于是以乡聚之名作为县的名称。根据这一按语,笔者研读了二十四史南北朝史之《宋书o蒯恩传》。《宋书o蒯恩传》云:"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贼张坚据应城反,击破之,封都乡侯。"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元406年,有一个叫张坚的人以应城为据点造反。蒯恩带兵消灭了他,立了大功,被朝廷封为都乡侯。可见应城之名始见于公元406年,而置县则在公元454年。故笔者以为,县名由乡聚之名而来比较可信。一则见诸于史籍,有案可稽,不同于民间的口头传闻;二则合乎事理,不同于民间传说的牵强附会。
应城置县后,其称谓和行政隶属关系屡有变化。
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550年),西魏尽取梁汉东之地。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浮城(以古蒲骚城置)三县。
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城阳郡应城县为镇,隶属郧州。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年),恢复城阳郡应城镇为县,隶属安州。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除城阳郡,应城改属郧州。
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应城为应阳县,隶属安陆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应阳县为应城县,并把云梦县并入应城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应城县并入云梦县。不久,又恢复应城县,隶属淮南道安州安陆郡。
唐·天祐二年(905年),又改应城县为应阳县。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应阳县隶属安州宣威军。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应阳县为应城县,隶属安州安远军。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应城县隶属防御州。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应城县又隶属安远军。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应城县再次隶属防御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因为安州防御州划归安远军,隶属荆湖北路,应城县隶属安远军。
宋·天圣六年(1028年),应城改隶属京西路。
宋·庆历元年(1041年),应城隶属湖北路。
宋·宣和元年(1119年),安州升为德安府,应城隶属德安府下辖五县(安陆、应城、孝感、应山、云梦)之一。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应城县隶属湖北宣慰司德安府;十八年(1281年),直属鄂州行省;三十年(1293年),隶属河南行省黄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应城县隶属湖广行省德安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降府为州,应城改属黄州府。
明·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应城并入云梦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恢复应城县治。属德安府,隶属湖广布政司武昌道,不久,改属荆南道。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六月,应城改属河南。未几,还属湖广布政司德安府。
清因明制,应城仍属德安府,隶属湖北布政司汉黄德道。
民国成立,废除府制。民国3 年(1914年),应城县隶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19年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1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又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33年(1944年)8月,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以县河为界,划应城为应城和应西两县。民国34年(1945年),应城和应西两县合并为应城县。
1949年4月,应城全境解放,属鄂中专区。6月,改属孝感专区。 1959年12月,孝感专区撤销,应城县隶属武汉市。1961年6月,市地分治,应城隶属孝感专区。1970年,应城属孝感地区。
1986年6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发[1986]62号文件,转发国务院5 月27日国函[1986]70号批复批准应城撤县设市。7月2 日上午,在市大礼堂隆重举行应城市成立大会,热烈庆祝应城市诞生。
注:杨家清,应城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