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赛湖畔话将军——张孝忠

龙赛湖畔话将军——张孝忠

 

文/柴望想

  接到《蒲阳花》金主编电话,说是要来采访我写一篇关于张孝忠的文章,我欣然答应了。那天下午,我还特别通知了张将军的侄儿及张将军村里的几位老人,他们早早就在龙赛湖边的张家大湾新村村口等候金主编一行的采访。来后我才知道,他们其实是要我写篇关于张将军的文章。理由是:我不仅曾经是将军家乡的“父母官”,又和将军有过多次接触,说这篇文章非我莫属了。同行的作协朱主席也命令似的说:“就这样定了,你一定要写。”弄得我左右为难。

  如果真要写点张将军的文章,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庆幸我和张将军同生于葛蓬岗,同饮龙赛湖水长大的亲缘和情缘。这几年因工作的原因,我很幸运和张将军有过多次接触,从心里也敬佩、敬仰这位家乡的将军。只是觉得自己写作水平较差,对将军的一腔感情如同茶壶里煮汤圆——有话倒不出。但既然朱主席一行交了这个任务给我,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采访的这天下午,当我们一行乘车来到张将军住过的七屋嘴时,事先已接到通知的村总支书记曹晓勇和几位村里老人都已等候在村口。朱主席一行首先看了张将军曾经住过的一间低矮的不足20平方米的平房。张将军的侄儿说:“我么叔一向是个很朴实、勤俭、节约的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么叔总是特别勤俭节约,但对待别人,他老人家又很慷慨。”在张将军曾经住过的那间瓦屋前、那棵古朴的桑树下,有位75岁,名叫张国棋的老人这样说:“我确实不会写,我要会拿笔,一定会把孝忠一些感人的事情写出来登在报纸上。”就冲着老人这番话,我下定了决心写这篇文章。

  张国棋老人的一席感言,让村里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张将军每次回来都要到村里各家各户走一走、转一转,从不带警卫,从不着军装,穿的衣服我看也没比我们好到哪里去。到外面工作几十年了,回来和我们拉家常还是一口的乡音,没有一点官腔。跟做伢时在湖里捞鱼摸虾的孝忠一样,冇么变化的。”

  “是啊,他每次回来,只要有可能总要在家住几天。我们问他,在外面用的是高级马桶,回来后怕是不习惯蹲个大茅坑吧?张将军笑笑:‘要说不习惯,蹲马桶才不习惯呢,屎都屙不出来的’。”

  这位老人风趣的一番话直叫在场所有的人都一阵笑,那笑声中,一个朴实、真实、平实的将军好象就在我的眼前走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二00二年去北京初见张将军的情景。那是我刚担任义和镇镇长不久,我们知道将军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在我们去之前,将军曾邀请了原季伟管理区的六个村支书去了北京,将军在北京热情地招待了他们,有一次酒席上还风趣地对他们说:“我今天就让你们‘腐败’一回吧,回到家乡后你们可要清廉、俭朴地为官一方啊,千万不要做危害百姓的事情。”

  去北京之前,我通过将军的侄儿要了将军的电话。当秘书把电话递给将军时,我在电话里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将军听后很高兴的说:“知道你,只是没见面。”我问将军要不要带点什么土特产过来,将军直言道:“十个白锅块,三条白糍粑,五斤炒米,另外方便的话再带几斤龙赛湖的活鱼过来,但是不要脚鱼和乌龟。”就这样,我和当时的义和镇委书记黄恩新一行,乘坐下午3点的航班,于五点多钟到达北京。出发前,张将军让我们告知了航班的具体时间,我们猜想将军是要派人去机场等候,从机场走出来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一块很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团接湖北应城柴望想一行。”然而,让我们更感动、更意想不到的是,万忙中的张将军竟然亲自到机场来接我们,我们感动得无以言表。

  当日晚上,将军在二炮政治部的长缨厅隆重设宴接待我们,他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一连下位敬了我们三杯酒。将军一会问家乡的建设规划情况,一会又兴奋地跟我讲起将军儿时的故事。说到将军参军的那一刻,将军很激动地告诉我们说,当时他正和大哥一起在湖里“崴浑”(捕鱼),接到入伍通知书后,是他大哥划了六七里路的船把他从村里送到挂口,然后他又步行二十多里地来到县城的接兵处。将军说非常感谢家乡,感谢家乡的亲人,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将军、成就了将军。说到动情处,我看见将军的眼里充盈了对家乡无限的感恩和眷恋。席间,将军也常常流露出对我们乡镇干部的叹念之情。将军说:“我知道你们乡镇干部,特别是湖区的基层干部,的确不容易,既辛苦又清苦,但你们再苦再累也不能做损乡亲而利己的事情啊!你们一定要当个清官,当个真心为百姓办事的‘父母官’”。将军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总是用很严肃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明白,将军是期望能把家乡放心地托付给我们啊!

  晚宴结束后,将军又和夫人邀请我们到他的家里做客。在将军的家里,他忙不停地又是倒茶,又是为我们端来各种水果,还亲自为我们剥壳削皮,真叫我们开心又惭愧。在北京的三天时间里,将军只要有空闲就陪着我们。临走时,将军还送给我们每人一枚导弹模型纪念品,当将军因为要开一个重要会议而不能送我们时,将军还一再表示歉意。

  回来的路上,我们的行囊虽然盛满了京城的礼物,但我们都明白,最弥足珍贵的一份礼物,那便是将军对我们的嘱托和期待,是将军牵挂家乡、热爱家乡的一颗沉重而炽热的心。

  之后每年的春节前夕,我们都要带点家乡的土特产去看望将军,和将军一起吃一顿乡味十足的年饭。而每次和将军团聚的日子,每每吃到有滋有味的家乡土菜,将军说他就像回到老家过了年一样。

  张将军是一位家乡观念很重的领导,对家乡的建设及大大小小的事情非常关心。记得应城建市二十周年的时候,张将军特派著名笑星潘长江来应城助兴演出,还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地命令下榻应城宾馆的潘长江多演一场,慰劳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在我遐想着记忆里的光景,在将军家门前,在那棵披着岁月风霜的桑树下,大家有说有笑地将我的思绪又带到了眼前的现实,带到了大家对将军的一片赞扬声中:

  “孝忠每次回来,都要去村里的福利院看看村里的老人,三百、五百的,他每次回来都多少要塞给我们一点烟钱。”

  “二000年,将军的儿子结婚,将军当时在青海西宁的某基地,已是少将的将军没有在部队风光操办儿子的婚礼,只带着夫人及儿、媳回葛蓬岗老家办了一场非常简朴的婚事。当时村里好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听说后匆匆赶去讨杯喜酒时,将军说,喜酒应该给乡亲们喝,但礼金不能收,你们能来祝贺我又‘升了一级’,我非常高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作为曾经是这方水土所谓 “父母官”的我,只汗颜很少知道将军这些感人的事情。而将军每次回来为家乡亲人默默做的一些事情,他也从未向我们提及。包括刚才一位老人讲到的,将军去年回家时,他把整个葛蓬岗60岁以上的老人,不论宗族房头、不问辈份高低,一起接到侄儿的三间平房屋里,并请来厨师做了四桌丰盛味美的饭菜招待湾里的年长的故事。张将军说,自己能有今天,少不了家乡父老乡亲的鼓励和教诲。将军说每次回来时,村里的长叔、长婶们都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不能做贪官的啊。”因为家乡亲人的提醒,更因为将军清廉的心地,扛枪带兵几十年的将军,地位显赫却不忘农民本色的将军,我想,将军能从容绿色的军营,或许真是葛蓬岗的葱翠所尽染啊!

  言谈中,从一位前辈的口述中我才知道,将军在他母亲腹中不到四个月的时候,将军的父亲因病去逝。是苦难而坚强的母亲把他们几兄弟抚养成人,这可能是将军取名孝忠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忠孝自古难两全啊,将军多了对祖国江山的一份忠,自然就会少了对骨肉亲人的一份孝。所以,将军每次回到这生养他的葛蓬岗时,将军都会尽一份游子的孝心。比如家乡的公路、家乡的学校、葛蓬岗先辈的祠堂,更有家乡大大小小的建设,这些都印着张将军的足迹,倾注了张将军的心血。

  写到这里,陡然觉得,对将军的敬仰,对将军热爱家乡的一腔情怀,我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表达的。大爱无言!将军的大爱,我将会化做一股动力,在将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建设好家乡,服务好家乡人民。作为葛蓬岗的后生,能与将军在不同的岗位造福家乡,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应尽的职责,我将奋力而为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