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应城市委组织部:蒲城大地党旗红


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风雨历程,在实践中,我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党旗的光彩在蒲城大地愈加鲜艳。

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实施“回归村官”,着力构建三个“1+X”服务管理体系,让党员干部更好的服务于民。

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社区,积极推进“六个不出门”服务体系,让辖区内居民在服务大厅就可办理数字电视代办、婚姻登记、水电气及物业管理费代收代缴等30个便民服务项目。实现了“办证缴费、看病就医、上学读书、民生服务、务工就业、居家养老”六个方面的“不出门”。形成独具特色的“刘杨模式”。

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 王七海:针对刘杨新区建成后,人口密集、办事出行不便等问题,刘杨社区积极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依托社区办公互动场所及辖区内设施设备,为居民群众提供办证缴费、看病就医、民生服务、上学读书、务工就业、居家养老等便民服务,实实在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在成功开创“刘杨模式”之后再创新,将党员先锋岗与互联网+相结合,有效推进了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委员 李洪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将党员平时参加“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以及发挥作用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汇总,上墙后生成唯一的个人二维码,通过微信扫一扫,即可随时查阅党员打分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接受群众和其他人的监督。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我们党员的比学赶超的氛围达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从社区到乡村,党的光彩,无不覆盖。

【主持人出境】2016年以前,这里形同一做孤岛,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都不是很高。2016年以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景美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过去的城北魏河村,基础条件差,交通条件不便,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困难,党建工作也十分难以开展。2016年,魏河村积极争取上级美丽乡村扶持资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并发挥全省高标准油菜示范基地优势,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推出赏花休闲深度游规划,助力打造美丽乡村。现如今,道路通了,“路”活了,人民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

村民 魏双伢:通过我们2017年省级美丽乡村的建设,对我们这里变化很大。现在村民为我们这个村里公益事业、集体卫生、农业生产各个方面都在积极的努力,为我们魏河村打造一个比较美好的村,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增强人民的积极性,团结党组织战斗力,通过提升基础条件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则是,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

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夏大村六组槐屋湾65岁的蔡菊华老人,在2017年之前,一家人一直处于漂泊流离居无定所的状况。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镇、村一同给老人修建新房,让老人终于不用为了房屋还需要去砖瓦厂帮工。党组织的这种心意,对于一个入党40多年的老党员来说,有说不出的感激。

蔡菊华老人:如果不是党和国家,我不会到今天。如果不是他们给我做一个屋,现在我60多还在外面漂,我漂了十多年。

有党员的地方就应该有一个“家”。我市积极探索实践“四全四有”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新模式。目前,我市共建立在外流动党总支1个,党支部12个,开拓打造出汉正街服务辅料、哈尔滨建筑、云南昆明煤气灶具、成都商贸物流等一批创业特色品牌。共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带动12万多名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捐助资金累计达1200多万元。成为孝感地区流动党员管理的领头羊。

一项项固本强基的创新务实之举,筑牢了基层堡垒,激活了组织“末梢”,夯实了执政根基,在党旗的引领下、党员的带动下,为大战黄金三年,推进应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记者:艾聪衡  实习记者:吴梦婷

二维码3


(作者:记者:艾聪衡 实习记者:吴梦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