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工业的“裂变”

应城台记者:何博 关嫦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两化融合、科技创新等措施的实施,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竞争实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小城工业的“裂变”。

今年56岁的陈铁林现任云图控股应城联碱厂厂长,22年前,他曾是国有企业市联碱厂的一名下岗工人,陈铁林的人生经历和见证了“国退民进”的改革过程。

云图控股应城联碱厂厂长 陈铁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从国营企业的一名管理骨干转变为民营企业的一名管理干部,通过历年不断的技改和扩能,由年产(纯碱)不足4万吨,到目前得年产60万吨,产能整整翻了15倍。”

通过在应城盐化工基地的滚动发展,2011年1月18日,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

记者关嫦出镜:“云图控股新都化工战略投资者落户应城发展后,把破产的联碱厂、化肥厂盘活、发展、壮大,现在的新都化工在应城下辖10家全资子公司,总资产65亿,产值55亿元,其中,益盐堂公司成为全国最大品种盐基地。”

我市盐化工通过改革转民、招商引进、技术创新,企业逐渐做大做强,盐化产业发展迅速,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盐化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位列全省103家重点扶持产业集群,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盐化工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招商引进的一家回归企业,主要生产肥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市大力的扶持下,富邦公司于2014年7月2日在创业板上市。截至2017年,富邦科技销售额达5亿元,实现利润增长10倍,资产规模增长10倍。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裕:“目前,公司的规划是基于目前1.0的肥料版本向4.0发展,那么1.0呢,就是我们目前的基础助剂,2.0就是营养助剂,3.0是我们的定制肥料,4.0的将是智慧农业。作为一个跨国的公司,公司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资源,集全球的力量、集全球的精英、集全球的人才、集全球资源,为富邦公司的长远发展、为应城的经济、科技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有企业改制以来,我市工业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培育了像新都、富邦、恒天等知名民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总产值从1.4亿元起步,经过40年建设,到2017年达到638.2亿元。如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73户,其中民营企业171户,占比达到98.8%。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4%以上的财政收入,不仅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扩大就业的主要阵地,更成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市还依托丰富的资源,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布局,全市形成了以盐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轻纺服装、食品饮料为支柱的产业体系,17年,五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7.5%,其中:15家盐化工业占15.7%;57家精细化工工业占44.5%;40家石膏建材工业占16.1%;3家轻纺服装占3.2%;26家食品饮料工业占8.1%。

应城市经济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新源:“40年来,我市工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提高等阶段,工业企业的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数量由少到多,行业从零散到集聚,工业产业基本形成了“3+4+3”  (3个支柱产业、4个传统产业和3个新兴产业)的格局,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着力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提升,大力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强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应城建设“四区五城”贡献力量。”


(作者:应城台记者:何博 关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