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应城科技创新实现从弱到强的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实现从小到大的快速增长,科技合作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然成为应城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强劲动力。
在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里,副总工程师刘裕正带领着员工,对产品性能提升和渠道优化进行讨论。作为富邦股份的一名老员工,刘裕从当初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如今公司的副总工程师,谈起刚进公司时的情况,他仍旧历历在目。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裕:“在95年成立公司的时候,当时公司只有几个人,当时环境非常的简陋,生产的装备、技术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产值也不高,每年的产量也不多,关键是那个时候的市场还没有打开。”
物资匮乏带来的便是技术的匮乏,在那个年代,国内化肥生产助剂主要使用的是国外产品,价格高、品质难以得到保证。如何改变现状,突破国外技术对国内市场的钳制,富邦股份决定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裕:“这个时候公司意识到科技创新,可以让公司在这个领域有一席之地,而且随着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逐步的用我们自己的产品替代了花王的产品,也是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逐年的提升。”
通过多年的研发,富邦股份终于有了自己的肥料助剂,质量不亚于国外产品,但是价格却只有国外产品的一半。自主研发的产品一经问世,便让富邦股份声名鹊起,富邦股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2007年,公司销售额首次突破一个亿,2008年达到2个亿,2014年实现创业板上市。
随后,富邦股份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PCT,全称是“专利合作条约”,根据PCT提交一件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寻求对其发明的保护。产品进军海外,专利走在前面,知识产权成为富邦股份海外并购的通行证。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裕:“我们在跟国外一家大型企业在谈合作的时候,我们给他们供应产品的时候,我们无论跟他们怎么在讲,他们都不相信我们,我们在谈判中亮出了我们的国际专利,当时谈判的时候,公司申请了11件PCT的国际专利,实际上我们公司的专利总量有200多件,他不承认我们的国内专利,当我们亮出11件PCT 国际专利的时候,他们的律师、他们的谈判团说ok,我愿意和你们谈合作。”
随着对海外多家企业的收购,富邦股份从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的跨国公司,依托科技创新,更是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裕:“目前公司在智慧农业方面的布局已经有了两三年,从测土配方、自动配肥机、种植模型的联想这些方面,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布局,随着公司在智慧农业这方面的布局逐步完善,公司将实现千亿市值、百亿销售额、五十亿的利润这个宏伟的目标。”
一个人的青春成长史也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史,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改革史。改革开放沐春风,在应城这片热诚沃土上,借着科技创新的东风,应城掀起一轮又一轮创新创业的新热潮。
应城市科技局局长 石厚安:“我市先后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先进县市两块金字招牌,截至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4家,专利从无到有,去年达到460件,其中发明专利280件,这些都是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效。”
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改革发展催生自主创新应城模式,引领应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6亿元,占GDP比重16.5%。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应城科技创新正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