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医生:默默奉献的医院“法官”


患者身上长了一个肿块,究竟是不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怎么治疗?这些问题,都将由病理科医生来回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市人民医院,去看一看,了解一下病理科医师的日常。



早上7点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刘永桥准时出现在病理诊断室里,一台显微镜,一台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永桥:“病理诊断是关乎病人生死的问题。虽然平时工作压力大,但回忆起病人因为自己的病理诊断而免去了不必要的手术之苦时,刘永桥显得很有成就感。”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永桥:“有一个从外地回来的年轻女性,大概30多点,因为在外面影像学的局限性,诊断为乳腺癌,回到我们本地来,找我们的外科医生看,就联系要做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阅片——病理科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冰冻切片的优势就是速度,经过标本信息核对、取材、冰冻制片、染色,当病患的病灶部位组织被制成玻片送到病理诊断室时,刘永桥熟练地把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报出诊断结果。紧接着,身旁的助手将信息输入电脑,下一秒,手术室内的医生收到了上传的病理报告,开始着手下一步治疗方案。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永桥:“当时病人是很痛苦、很沮丧的,觉得这么年轻要把乳腺切掉,要做冰冻切片,大概经过半个小时的制作和等待,我们后来确诊是良性,避免了做根治术,保全了患者的乳腺。”



每一次的精准病理诊断都给刘永桥带来继续前进的动力。从早上7点半开始到晚上最后一台手术结束,一天时间里刘永桥就在这间不大的诊断室里看了近百张冰冻切片。去年一年,病理科的全体诊断医生看了3万张常规病理玻片,近7万张各类病理玻片。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永桥:“现在癌症比较高发,涉及到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病理诊断)关乎到病人的后续治疗,所以很形象的比喻就是说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在医院的定位就相当于是“法官”,有时候就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1996年,刘永桥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修,成为病理医生后,刘永桥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在他眼里,病理医生相当于全科医生,要具备各种复杂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显微镜旁,一本《诊断病理学》已经被他翻烂了。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刘永桥:“病理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认真地学习,在我自己学习的同时,我也指导下面年轻的同志学习,在可能的情况下把他们派出去学习、培训、进修,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近几年,科室各成员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2篇为SCI收录文章,参与的《VEGF-C及受体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P105.CD105和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张雪莲:“病理诊断非常的重要,也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我们作为年轻的医生,在平时的诊断工作中经验不是很足,遇到一些疑惑的地方,刘主任都是比较耐心地指导,平时也督促我们多加学习,让我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不断地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记者:邹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