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油菜被当作油料作物来种植,而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的油菜,不仅能榨油,还能给村民额外增收。村民们以油菜花为媒介,积极发展农旅融合和“菜花经济”,已初见成效,一起去看看。
魏河村地处大富水之边,由于地势低洼常遭水患,在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该村发展起以油菜和小麦为主要作物的农业产业,连片种植油菜,延伸出“金色花海”,形成了壮美的万亩油菜景观。
记者 杨亚玲:“以农兴旅 以旅强农 这里是应城城北办事处魏河村的万亩油菜基地,一片片翠绿托起明黄地毯,一阵阵春风吹皱金色花海,花香侵袭,蝶舞蜂飞,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每到3月中旬至4月上旬,应城及周边地区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赏花。转眼到了周末,魏河村又要迎来一拨拨城里的游客。村民曾祥明有着一手好厨艺,一大早,他和家人便在自家办的农家餐馆里忙得不亦乐乎。
魏河村农家乐厨师 孙鹏:“这是我们在农家地里挑的野韭菜,再就是自己家里鸡下的鸡蛋煎的,具有农家风味,味道比较好。”
魏河村农家乐老板 曾祥明:“以前是搞家政一条龙服务的 现在美丽乡村游客来得比较多,一方面想方便一下游客,又可以跟自己增加一点收入,去年赚了四五万块钱。”
这边农家乐里美味正在烹饪,那边村头的赏花广场上锣鼓喧天。为了吸引游客增加人气,魏河村村民们自发的为游客表演起舞龙舞狮和广场舞,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连绵成片的油菜花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留下“带不走的记忆”。
游客 杨建华:“小时候我们在乡下长大,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感觉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春天的气息特别浓,农民丰收,我们又有玩的地方,很开心每年来。”
魏河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魏红军:“这个菜籽油是我们魏河村的榨坊自己生产的,口味也蛮好。”
菜籽油、土鸡蛋、生态米等魏河村的农特产品摆在了赏花点的醒目位置,村民们变身商贩正在卖力宣传。逛过乡村美景后顺道捎上几样当地的农特产品,已成为游客们的习惯。
游客 韩本光:“这个地方看一下觉得非常美丽,走的时候还可以买一些土鸡蛋,蜂蜜,送给亲戚朋友,既欣赏了花,又买到了土特产,不虚此行。”
自油菜花开以来,在村干部的组织下,魏德华和其他村民可以到赏花点搭起烧烤摊,从火热的菜花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村民 魏德华:“每天卖个三四百块钱,去年油菜花开的时候赚了两万多块钱,今年看比去年的情形还要好一些,感觉这个商机对我们村民还蛮好。”
油菜花是蜜蜂的最大蜜源,村里的养蜂能手魏冬苟抓住油菜花开的有利时机,在赏花点放蜂采蜜。
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蜂农 魏冬苟:“这个是蜂花粉,就是蜜蜂从花上面采收回来的,我们收集就是这样的,卖四五十块钱一罐。”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蜂农 魏冬苟:“现在的油菜面积大了,环境也好了,对于我们养蜂的人来说,我们的名气也大大提升了,知名度也提高了,我们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提高。”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魏河村党支部书记 曾友平:“通过农业局的试验示范以后,十多年了,我们的油菜长得非常的粗壮,出油率高,2018年(来村里)旅游的人次有七八千人次,带来村民收入十几万元。”
作为当地农旅融合的样板,魏河村一边在进一步美化旅居环境,一边在探索如何给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机会,乡村旅游正成为推动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
城北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 普娜:“下一步我们将从果蔬采摘,休闲养生等方面,多元化的推进农旅融合的深度发展,同时进一步带动全(办事)处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真正为农民增收做实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