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强:结穷亲戚 扶致富心 走脱贫路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市教育局驻村干部万强把贫困户当亲人,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中,见证着他和贫困户之间浓浓的深情。

扶贫干部 万强:爹爹,您跟婆婆身体还好啊,有什么事打电话我们都在这里,您还是嘱咐一下伢们的在学校的注意身体,添加营养,把这个高考顺利度过去。

说话的男人叫万强,是教育局驻杨河镇花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4月,40岁的万强被抽调到杨河镇花园村开展扶贫工作。

杨河镇是我市插花贫困乡镇之一,紧邻集镇的花园村交通还算便利。现有人口1441人,耕地面积1073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户19人。对于曾今当过兵、做过教师的万强来说,第一次接触扶贫工作还是感到不小压力。为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万强从一家一家走起,把自己扎根在乡亲们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

扶贫干部 万强:都说扶贫无小事,其实扶贫工作做的都是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把农户当自己的亲戚走,把日常的扶贫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既让政策暖在细微之处,也彰显了驻村扶贫工作的温度。

村里贫困户刘三庆和聂爱云老人,均无稳定收入来源,两人仅靠特困供养金、低保金生活。在一次走访中,万强看到老人住的破旧房屋和生活窘困场景,心里非常难受,明白到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所肩负的责任。在了解扶贫相关政策后,他负责联系沟通,让老人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住上了新房。

杨河镇花园村村民 刘三庆:他们都隔两天一来,现在社会也好,我们房子也已基本上解决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刘木望是村里低保户,家中妻子瘫痪在床,无法自主行动。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刘木望一人身上。看到刘木望身体还算硬朗,家中种有十余亩田,万强想到了土地流转,将别人的田承包给刘木望种,这样不仅提高了他的种田积极性,还能防止脱贫不返贫,能增收。

杨河镇花园村村民 刘木望:自己正式合同里有12亩田,承包了别人的21亩,总共算经济收入,粮食里面可以接近搞个2万块钱。在是“以奖代补”搞个六千多块,农资补贴搞个千把块,(生活)可以还可以,人不辛苦点也不行。

万强深知,精准扶贫不是阶段性战役,也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给钱给物只是暂时的,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即使现在脱贫,将来也有可能返贫。一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关爱帮扶也很重要。

扶贫干部 万强:如何让我们的扶贫更有力度。在弄懂吃透国家政策的基础之上,依托现有扶贫政策,大力倡导扶贫和扶志相结合,提升农户致富内动力,扩大产业扶贫面, 保障我们农户脱贫不返贫,还能增收。

(作者:记者:李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