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天鹅镇盘活闲置资产“育肥壮大”产业链 合村工作在产业经济推动下“锦上添彩”

按照中心村合社区、小村合大村、老村合新村要求,为确保合人、合事、合心效果,应城市天鹅镇全力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前,该镇22个村已合并为15个。

6月16日,在总投资额达5000万元的湖北爱思达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3台热压机拔地而起,工人师傅们正抓紧时间对设备安装、调试。

占地面积100亩的湖北爱思达板材有限公司坐落于应城市天鹅镇鸭湖村,这里曾是应城“五七”干校旧址,原有房舍已闲置多年。

2018年,鸭湖村被应城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建制村合并改革工作试点村之后,新的村委会班子通过招商引资,在“五七”干校旧址上成功引进湖北爱思达板材有限公司,有效盘活了沉睡多年的闲置资产。

据悉,湖北爱思达板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板材主要用于家具和厨卫行业,产品远销广东等全国各地和省内。去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利税近200万元。

为形成产业链,壮大企业,去年底该公司再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新上一条年产值达6000万元的三氨板材项目,新增税收150多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多个,增加本村集体收入2万多元,弥补了农业乡镇没有工业企业的空白。

据湖北爱思达板材有限公司行政副总陈林红介绍,目前像他们这样的设备计划10套,目前已完成3套,预计本月底可投入生产。这样的设备在同行业中是领先的。

与湖北爱思达板材有限公司一样,湖北沧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该村后,将原来鸭湖、石陈两个村近4000亩耕地整体流转,开发建成了规模较大的稻虾生态养殖基地,每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与过去单纯的水稻种植相比,亩产新增经济效益6500多元。


“农户自己各自种时,每年产值顶多每亩1500元。”湖北沧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龙表示,经过他们全部流转之后,集中化管理、集中化采购生产物质,真正做到了虾稻养殖,配合种植蔬菜、瓜果。“每亩的产值现在可达8000块钱,是之前农民自身种植的5至6倍。”

土地流转后,群众不仅没失业,而且在自家门口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不仅学到了新技术,每个月的收入还十分称心。

员工陈北喜在企业打工后,每月有4000块钱工资,比种田强多了。

新组建的应城市天鹅镇鸭湖村由原石陈和鸭湖两村合并而成,新村委班子上任后,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使闲置资产得到盘活,种植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彻底甩掉了贫困村“帽子”。

应城市天鹅镇鸭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应轩说,他们村整村流转给公司后,把我们整个村的土地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仅村民荷包鼓起来了,也壮大了集体收入。”

一条路通村公路,即将打通田万与新沟的连心通道。

过去的田万村,通村公路5.5米宽,直达村、组、户门口;而新沟村道路面宽仅3.5米,还有部分通村路没硬化,村与村间差距大,群众反响强烈。

两村合并之后,新的村委班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拟投入200万元,按照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运营好的“四好”通村公路要求,对3公里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渠道、机耕路综合治理。

“入户、走访后,群众对我们非常认同。”应城市天鹅镇县河村负责人田金祥表示,下一步,他要把工作落脚点放在道路、沟渠等民生工程上,努力把该村打造成幸福和谐家园。

田伍伢是原新沟村党支部书记,与田万村整合之后,他主动放弃村“领头雁”职务,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合并村管理工作中,和村委班子一起谋划着村里的未来发展蓝图。“我将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村的发展和建设。”



2018年以来,应城市天鹅镇根据本镇各村特点,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大力推进建制村合并改革,收到显著成效。据统计,合村之后,全镇整合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蘑菇大棚200余个、药材基地1000余亩、特种水产基地2万余亩、水生蔬菜近万亩,盘活闲置资产200余亩,全镇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发展“钱”途广阔。

(来源:云上应城   应城市天鹅镇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艾彦中  杨运涛  杨梦迪   编辑:程国辉    审核:董雪   终审:应城融媒


(作者:云上应城 应城市天鹅镇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