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路干街净——应城城区争分夺秒排渍走笔

雨!雨!雨!进入7月,强降雨接连袭来,素有“半城秀水”之称的应城,各水系“涨”声一片。

7月7日,大暴雨再袭应城,城区降雨量高达156mm,因雨大雨急和盐水河、老县河水位顶托等因素,受渍17处。

面对压力,应城遵循此前制定的城区防汛排渍科学方案,第一时间应对,力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世纪大道涵洞恢复正常通行

与暴雨赛跑,各种排水手段齐出,全力排渍。距城区雨停仅6小时,水退路干。

“水退去后,立即进行消杀工作!”7月8日晚9时,全域消杀工作全面跟进。

▲长荆公园排渍后的路面

直面未知雨情,应城,仍在努力!

抢排渍:全力与暴雨赛跑

“这次雨下得太急太猛,渍水来得快,排得也快!” 7月8日18时,正在应城古城大道立交桥涵洞旁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吕爱红说。

7日5时起,她和同事在古城立交桥一带,坚持在雨幕中认真清理环卫垃圾,防止垃圾堵塞排水管道。

▲古城大道立交桥排渍后路面畅通

“刚下暴雨那会儿,简直可以用瓢泼桶倒来形容,不一会儿立交桥涵洞水就涨到了齐裤管,路人车辆只得绕道而行。”市民兰桂芳家住附近,说起当时的大雨,她还心有余悸。“好在7日下午的时候渍水就退了,城管部门排渍工作做得很及时、很到位!”

▲环卫工人清扫路面垃圾

7月7日,应城市城管执法局根据先期制定的防汛排涝应急工作预案,收到雨情信息后立即实施全员上阵,迅速安排部署人员在各自岗位值守,保证泵站及时抽排,道路及时排险。

当日凌晨4时许,该市城管执法局班子成员分赴各自责任分工范围,全力组织指挥排涝排渍。

该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中心科学研判城区雨量,迅速安排泵站12名值守人员到岗,相继启动了陈塔、杨桥、长湖、夹河4个泵站12台机组,以每小时36000方的出水量进行抽排。派遣20名职工对城区过水齿板、窨井盖进行检查疏通看护,防止排水受阻和井盖脱落。同时,安排50名执法队员,设立警示牌12块,在城区易渍点,对人员车辆进行疏导劝返,确保行人通行安全。

▲长湖泵站工作人员在记录排涝相关数据

“紧盯仪表、排灌机器,确保设备满负荷运转,及时为城区排渍提供决策依据。”8日8点,技术员李华祥说。他已在城区排渍泵站之一的长湖泵站连续值守了24小时。

鉴于雨大雨急和盐水河、老县河水位顶托等实情,应城市城管执法局在城区最低处的陈塔泵站临时增设了3台水泵。

……

努力,卓有成效。7日15时起,急雨暂歇,8日8时,城区渍水排完。

清淤障:排渍能力再提升

“面对7月7日凌晨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我们全力抢排城区渍水。每个泵站都配有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抽排。”应城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中心主任胡军杰说。

▲环卫工人在长荆大道进行路面清淤

水刚退,“战”依旧。

截至7月8日17时,应城市城管部门共投入90余名环卫工人、3台冲洗车、5台洒水车、2台铲车、3台农用车,清理淤泥20余吨、落叶树枝及其他垃圾20余吨,并不间断地进行道路冲洗清洗,确保尽快恢复城区环境卫生。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日常维修改造的基础上,应城实施全城管网彻底清掏,及时排除管、涵、渠阻点。及时清除覆盖、堆积在排水明渠、蓄水池、进水口、雨水篦子、泵站前池格栅上的杂物。同时,逐一排查检修更换加固窨井盖、过水齿板等。

▲渍后路面清淤

完成排水泵站的机电设施、闸门启闭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保证不带一处险患运行。

设置应急排渍警示标示牌、排水井盖告知警示牌,实施路段临时交通管制,确保过往市民及车辆安全。随时根据雨情和渍水情况,设置应急沙包围挡,紧急调度应急流动水泵进行强排。

夯基础:明确责任再迎战

目前,应城市已对城区所有排渍泵站启动24小时应急值守预案,随时观测雨情水情,及时采取相应有效应对措施。

▲杨桥泵站四台混流泵马力全开排渍水

“这几天我局组织全员上街上岗,劝导行人、疏导交通,并对过水板、下水井盖进行疏通,通过努力,所有城区渍水地段已经全部清除完毕。我们还将利用雨水间歇期,对所有泵站的设备进行及时维修保养。”应城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园林市政股股长彭伍发说。

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该局以中心城区9处泵站为核心,辐射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易渍点,划分四个防涝排渍应急责任区,分别由城管局机关、环卫、园林、市政综合执法大队、五个乡镇派出中队抽调189人,组建四个防汛排涝抢险突击队,汛期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严格落实责任包保。

▲陈塔泵站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机泵设备

明确分片负责城区防涝排渍工作,制定了《应城市城管执法局2020年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应急预案》,安排技术人员逐个堵点查勘,对照城区排水管网图,分析堵水原因,对城区易堵点开展改造工作,保证汛期道路小雨不积水,大中雨快排。

▲环卫工人第一时间消杀公厕

雨情就是命令,值守方显担当。据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仍有降雨。

应城市城管局负责人熊黎洪表示,将确保人员、物资、设备到位,24小时监控值班,严格落实汛情报告制度,加强巡查,随时检测水情变化。同时,全力保障汛情期间对人员、防汛材料、机械设备的有效调度,确保城区无渍。

(来源:云上应城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琦   冯璇   程国辉  编辑:程国辉  终审:应城融媒

(作者:云上应城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