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按照“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总要求,落实党委主抓、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三主”之责,坚决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主持人 吕鼎:“我现在是在东马坊驿中社区坊香华府居民小区,在我身后一个高5米、重5吨的文化石板,将从这里迁移到花坛中央,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坊香华府居民小区紧邻集镇闹市区,常住人口近千人。过去由于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现象严重,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东马坊办事处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开展小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后,路面变宽了,环境变美了,为丰富小区居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
东马坊办事处坊香华府小区居民 褚望菊:“现在通过整治以后,路由过去一两米拓展到四五米,而且两边还有花坛,环境卫生现在特别好。”
为了擦亮小城镇,东马坊办事处计划三年投资1.8亿元,其中今年投入资金近亿元,先后实施三期污水管网共21900米,建设供水管网一期、二期项目,拆除违章建筑近千平米,建设高标准综合休闲文化广场两处,对集镇近5公里的道路进行刷黑,汉宜路沿线的450间民房进行立面改造,5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带进行补种改种,亮化、环境整治、候车亭、断头路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备受群众称赞。
东马坊办事处驿中社区居民 李剑锋:“这次通过功能镇区建设,彻底解决我们给排水瓶颈制约问题,现在我们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城北办事处西十村按照“一线串四珠,四珠连三片”的建设规划,紧抓西部农文旅养发展区的机遇,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的绿色经济,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西十村休闲文化广场,一个长15.3米,宽9.3米的百姓大舞台已拔地而起,这个大舞台的建成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为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搭建了平台。
城北办事处西十村党支部书记 彭新文:“下周我们市里的农副产品推介会,就在我们这个大舞台举行,届时全市农副产品将汇聚在这里,我们西十村的冬枣、黄桃等十几个产品也在这次农副产品直播销售现场亮相,这个大舞台给全村的村民提供了一个致富的平台和娱乐场所,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紧邻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的西十村,是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今年,该村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硬化近10公里的通湾公路,开展塘堰景观改造、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形成一条公路通二十个湾组,一条主线贯通林果采摘、糯稻种植、五龙山庄休闲旅游等经济实体,为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城北办事处西十村村民 韩丽红:“这里绿化环境啊,都变得更好了,这里有很多绿化,有步道,下午啊,晚上会约着我们亲朋好友,一起过来这里散散步。”
中磐粮油优质糯稻产业链项目,由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项目占地面积188亩,总投资8.6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建立代清理、烘干、储存、加工、销售“五代”服务模式,建成年产20万吨全自动稻谷生产线、2条年产10万吨小包装全自动精米生产线、日烘干能力达480吨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总仓储容量近10万吨。该项目发挥其订单种植产销新模式,导入精品粮油种植标准,提供种植技术保障,引导农户改进生产方式。2020年,中磐粮油与农户签订5万亩糯稻种植订单,实现产前有订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为打造全国糯稻产业示范区夯实基础。
为了强力推进“三项行动”,我市制定出台“三项发展规划”,按照“中心城区舞龙头、城市郊区抓对接、中心集镇强功能”的思路,今年全市统筹本级预算资金1.61亿元,并通过争取上级债券、融资、信贷的支持,为“三项行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年来,我市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治理、综合创建“双综”工作由城区向乡村延伸,共拆除乱搭乱建3400多平方米,征迁房屋近2.5万平方米,在前期投入5000万元改造6个老旧小区基础上,今年再投入2.3亿元改造87个小区,8149户居民受益。先后实施曹大公铁立交桥、王桥路穿铁、347国道应城段外迁、汉宜线改造、长荆东路扩建、大西线(大田至西十)升级等重大城区基础设施工程,推动城区建设全面升级、带动城郊乡镇对接城区发展。抢抓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创建契机,深化市校合作,做强应城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质糯稻、数字农业、农旅养融合等“七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加快8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对64个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治理效能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社会环境平安稳定、长治久安。
来源:云上应城 记者:艾彦中 姜明 吕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