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加快法治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应城样本”。
近日,应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深入该市城北街道办事处,就一起失火案在案发地红堂村村委会开展现场公开听证、普法宣传,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社会效果。
听证会现场,数十位村民到场旁听,他们纷纷表示,将听证会搬到家门口,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以发生在村里的事教育村里人,让大家“沉浸式”学法,在家门口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应城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柯锦秋表示,这次到城北街道红堂村开展听证会,一方面是不起诉决定做出时依法公开听证,另一方面是对村民做出警示教育。“这次的听证会体现了法律的公开、公平、公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走近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白杨村,村庄错落有致、民风淳朴厚道。村口处一幅写着“加强法制乡村建设,护航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标语,特别引人注目。近年来,白杨村持之以恒加强法治乡村建设,通过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建立信息化宣传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白杨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法治力量下不断提升。
现在的白杨村,村民懂法了,遇事用法了,矛盾化解靠法了,村民对村居环境变化竖起了大拇指。一幅百姓富、乡村美、社会安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白杨村村民毛凤林说,通过村干部们定期不定期宣传和学习,我们大家学法懂法知法了。
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白杨村党支部书记陈和平表示,白杨村在法制建设上经常开展屋场院子会、村委会等宣讲法律法规政策,村民有矛盾纠纷,村干部总是第一时间上门处理,村民积极配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各种手段,逐渐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 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乡村治,则社会安。白杨村仅仅是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赋能全镇各村治理效能,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目标,深化法治服务、完善便民服务体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依法进行信访活动、不断探索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化解新机制,积极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以法治护航为应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城北力量。
据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平安办主任陈元俊介绍,城北街道党工委正以有效实施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为目标,以深化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各试点创建成效,为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贡献城北力量。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恒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陈梦宇 终审核发:谢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