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喜的老伴正在炕制豆皮
两口由油筒罐子制作的炉灶上方,两口平锅冒着奔腾的热气,灶下柴火正旺,豆皮作坊里,充满着浓烈的原生大米、绿豆、蔬菜混合的豆浆香味……11月13日,在应城市田店镇王店村王三喜家的豆皮加工作坊里,主人公王三喜和妻子分工有序地把干柴塞进两口灶里后,又忙着起身查看锅内。
刚刚炕好的豆皮 色泽金黄 诱人味蕾
“等豆浆表面起皱,就可捞豆皮了。”说话间,王三喜和妻子携手分工,拿起小铲子沿锅口旋上一圈,然后两手顺势一提拉,轻轻地往上一挑,一张完整的豆皮就从锅中捞起,一个优美转身,甩到了周身三尺开外的锅上方的纱床上。
王三喜和老伴一起整理翻晾豆皮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用时短短几秒,别看王三喜轻松自如,但其实都是技术活,既需要准确判断豆皮厚度、熟度及韧性,又要控制捞豆皮时的力度、速度。“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又快又好地捞出细腻平滑、富有光泽的豆皮。”王三喜一边指导,一边煞有其事地介绍其独门绝技。
王三喜在禾场翻晒和风干豆丝
豆皮逐渐风干、起皱,王三喜夫妇俩又忙着将它们移到一旁的竹架上继续晾干,直到豆皮边缘出现卷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后,才一张张放到半自动的切丝机上,逐一切成一根根豆丝。
随后,王三喜将切成丝的豆皮转移至大门口的晒场上,在阳光和初冬的习习冷风中晒干风净,最终移至家中堂屋、客厅早已备好的摊床上,等待称重装袋,发往购货方或往来消费者。
王三喜做手工豆丝有近20年历史,是小有名气的作坊业主。由于销路不畅,捱到2015年,他不得不关门歇业。
2015年初,应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队进驻王店村后,多次上门鼓励王三喜重拾往日手艺,并借助QQ、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新型网络媒介,广泛宣传豆丝的制作流程,帮其畅通订购、销售渠道。
在工作队员们的反复动员下,王三喜重燃手工豆皮的制作信心。
王三喜说,他制作的手工豆丝主要精选五谷杂粮,从石磨出浆、土灶炕制、手工刀切、翻晒凉干等环节严把质量关,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老式作法制作而成,其最大特点就是容易烹煮、汤汁浓稠、口感细腻、回味悠长,是纯天然绿色养生食品。
2019年,王三喜销售豆丝2万多斤,纯收入近2万元,并带动弱劳动力王小应月增收2000元以上。他自我解嘲道:“真是小作坊里做出了大财富!”
目前,王三喜通过辛苦打拼,手工豆丝作坊生意日渐红火,其产品远销京山、云梦、武汉等地。
“王师傅,您家今年的新鲜豆皮出产了没有啊?我想买点。”今年,王三喜的豆丝刚刚“起锅”晾晒,老主顾就找上门来表示要大量订购。“每市斤5元,老少无欺,吃过我家豆皮的回头客,还带来了不少新主顾哩!”王三喜的妻子乐呵呵地说。
对此,王三喜表示,他要将豆丝产品拓展到周边更多的乡镇、社区、村,辐射带动村里的更多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现在生意好了,外地游客吃了我们家的豆皮,都说质量好,好吃!还特意留下联系方式在网上购买。”应城、京山、天门等周边的商户们,都把王三喜作为供应商,他的生意也很快火了起来。
王三喜打包豆丝
以前靠走出去才能卖掉,现在网络发达,她们这些勤劳俭朴的手艺人根本不愁订单。“可不是嘛,这就是妈妈的味道!”现如今,王三喜家的豆皮不仅在家乡小有名气,更是将深藏在村湾的美味送上五湖四海的餐桌上,王店村也因为他们家的豆丝蜚声省内外。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程国辉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易攀锋 终审核发:谢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