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有路 农民增收有方——应城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应城糯稻基地。 (李鸿飞 摄)

应城市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 (蔡雄 摄)

应城市杨河镇马堰村高标准农田。 (郑毅 摄)

黄滩酱油生产基地。 (冯璇 摄)

应城市城北街道盛滩村。 (胡浩 摄)

应城市富水龙湾呈现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美景。 (郑毅 摄)


应城,蒲骚故地,应来之城。

近年来,应城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着力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提档升级,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3年,应城市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农业农村“十大提升行动”,交出亮眼答卷——获评全省“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县市、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突出县市、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试点市、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全市粮食产量保持“七连丰”,“双水双绿”良田、标准化糯稻生产基地各增1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增6.6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83.6%。现有省级、孝感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6个。建成281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网点,“应达万家”寄递物流服务品牌享誉全省。25652盏路灯点亮2626个自然湾村,“应亮千湾”工程温暖民心……

数字,映射出发展路径,也体现着发展逻辑。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农村生活增色,应城“三农”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实景图”徐徐展开。

农业高质高效——

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农业提质增效,是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的长久之策,也是拓宽广大农民致富之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之举。应城抓住这个“牛鼻子”,延伸全产业链,打造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隆冬时节,走进应城汤池镇甲鱼现代产业园,62栋现代化标准养殖温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不远处,二期项目已经动工,百余栋新棚将拔地而起。

2022年,汤池镇打造“一镇一品”,做大做强汤池甲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规划建设甲鱼现代产业园,总投资近3亿元。一期于2023年7月完工,建设甲鱼温棚7万平方米,每年新增甲鱼产量600万斤、综合产值1.2亿元。二期将新建甲鱼温棚13.5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5月全面完工。两期建成投产后,汤池甲鱼总产量可达3500万斤,年产值有望突破7亿元。

刘新明在产业园建造了24个温棚养殖甲鱼。他介绍,产业园采用“池里养鱼,池上光伏”,通过光伏板产生的能源,对池内养殖水进行加温,降低了甲鱼养殖供热成本。刘新明养殖甲鱼多年,甲鱼没出池,订单已排满。今年,他又带领亲朋好友在甲鱼现代产业园新建32个温棚,共同致富。

下一步,汤池镇将在园区配套建设甲鱼精深加工区,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拓展食品、保健、医药等多种类型的甲鱼深加工产品,同时建设一座3000平方米的甲鱼交易中心,打造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甲鱼产业链条。

应城糯米,天下稻香。从普通农产品,到不断加粗延长的产业,糯稻越长越壮、越来越香。

2023年,应城市糯稻种植面积39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籼型糯稻生产县市。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应城糯稻品种也在更新迭代,高产和优质得到同步提升,形成红糯一号、珍珠糯、糯两优香6号等主推品种。据悉,籼糯米含有10多种微量元素,质地匀、色泽亮、白度高、粒型美、糯性强、口感好,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以上,出酒率平均达51%以上,每年销往五粮液、绍兴黄酒、三全食品、思念汤圆、孝感米酒等大型加工企业的糯米近6万吨。

应城市建立以糯稻生产为重点的新技术推广、土地流转、综合执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五大科技服务体系”,建成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申报了“应城糯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省级地方标准审定,糯稻的田间标准终于立起来了。

育龙头、强产业。2023年,全市累计培育优质稻米产业链龙头企业31家,新增4家。湖北中磐投资5亿元启动三期糯稻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糯米粉、薏米仁等深加工产品15万吨,年产值可达6亿元。湖北汉谷农业投资1亿元实施优质稻米智能化生产线扩建及产后服务中心配套项目,建设日处理稻谷300吨的烘干车间及其配套原料仓库、5000吨成品低温仓改建项目和4万亩订单基地。

曾经不宜种植的废弃砖瓦厂,如今运用高精尖技术,给农业生产装上“数字大脑”,实现一年四季果蔬不断档。在富邦番茄公社,20余座单栋、连栋大棚里,小番茄像树一样向上生长,生菜、芹菜种在泡沫浮板上的方形孔里,棚内温度传感器、自动光照灯、智能灌溉系统等设备会实时采集环境信息,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肥,保证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2023年,番茄公社新建智慧农业大棚13个、国产寿光大棚5个,整合农事、农田、农俗、农景等元素,创新打造孝感首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农村宜居宜业——

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和美乡村

应城之美,藏在村落中。行走应城乡村阡陌,屋舍错落有致、村居亮丽整洁、出行畅快便捷、物流四通八达。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应城把望山见水的生态之美、诗情画意的田园之美、千村千面的乡土之美融入其中,构成了高颜值乡村风景。

通了!应城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上发力,全力打造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样板县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打通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通道——

年关将至,三合镇三结村“应达万家”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格外忙碌,站点紧挨着应城三结豆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威带领工人打包装箱三结豆皮、贴上快递单号,整装待发。“天天都是旺季,每天发往全国各地一两百单。”王威说,自打农村寄递物流进村后,公司开设网上自营店,每天直播一小时,开店首月便销售8000多单。如今,“三结豆皮”吸引了中百仓储、各地网红前来选品,订单纷至沓来。

2023年,应城市打造“应达万家”寄递物流服务品牌,推动“便民服务+电商销售+寄递物流”互融互促,让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首尾一公里”更加畅通。8月底,应城成为孝感首个寄递物流进村全覆盖的县市,建成281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9月—11月,月均进、出邮件逾百万件,增幅11.53%,特别是农产品上行邮件增长20.96万件,增幅29.1%。

在应城市天鹅镇花堰村,一条干净整洁、宽阔通达的乡间公路穿村而过,道路两边绿树掩映,好一幅“人在路上、路在景中”的景色。近年来,应城市以路为媒,提档升级农村公路528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46座,创建美丽农村路450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32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88.8公里,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通公路、通客车“双通”,“畅、安、舒、美”的公路成为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

美了!应城市聚焦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提高,进一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盛滩、联谊等10个和美乡村示范村——

步入城北街道盛滩村,徽派村居拥着河塘,岸边凉亭供人小憩,连片草木相依,一幅田园图景映入眼帘。2023年,盛滩村致力打造公园式的秀美乡村,历经数月改造,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新建、刷黑村湾道路1500米,维修改造污水管网1800米,公共植绿3万多平方米,引导农户清杂除乱,种植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游园,实现“处处美”;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融合悠久码头文化,将古老河街、捕鱼渡船、热闹集市景象呈现于连片水墨壁画,一笔一墨,一步一景。传承非遗金漆木梅花工艺和传统膏雕技艺,栩栩如生的梅花树四季盛开,活灵活现的石膏雕塑屹立在文化广场,刻画盛滩记忆,留住乡风乡韵。

2023年,应城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村庄清洁等行动,完成14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首创以“两步两表法”为重点的质量技术控制模式,全市农村户厕建设完工2325户,改厕工作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

亮了!应城以盏盏小路灯,照亮大民生,以点带面,合理布局,加快实施农村“湾湾亮”项目——

2023年,应该启动农村路灯“应亮千湾”工程,编制“一湾一策”建设方案,进一步美化亮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夜幕降临,走进义和镇新村村张万大坝,一盏盏路灯伫立在路边,照亮前行的路。张万大坝沿岸共计安装路灯40余盏,全部采用太阳能路灯,光源采用LED,每晚自动定时开启,附近龙赛湖村、新村村等5个村村民夜间出行均受益。

放眼应城大地,一片片田园星光点点,一座座村庄灯火可期,25652盏路灯点亮2626个自然湾,实现“湾湾亮”“晚晚亮”。

农民富裕富足——

让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甲鱼爬出大产业,糯稻铺就振兴道,“黄滩酱油”“三结豆皮”等名声在外,一个个土特产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70家龙头企业、845家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联合体,开展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推广“订单收购+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杨河镇拍卖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成功引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入驻项目区,按每亩每年430元的价格流转项目区4080亩土地,组建磐农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服务”模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无人机播种喷药、机械耕整收割等技术,引导当地大户种植优质糯稻5000余亩,形成糯稻种植、收购、储存、加工、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全糯稻产业链。2023年,湖北中磐发展订单7.6万亩,直接带动农户增收500万元。

应城市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116套,为义和镇100多个农户的5000亩稻田提供耕、种、播、收、运一条龙作业服务,这个“流动”合作社俨然成为当地农业节本增效、村民增收的新型工具。

实践证明,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适度化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定能让农民挑稳“金扁担”、敲开“幸福门”。

另一方面,务工就业保障增收。应城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已录入农村劳动力183378人,2023年,新增返乡创业人数60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稳岗就业445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7%。应城市被列为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试点工作县市。

口袋鼓起来,精神富起来。

善治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2023年,应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创新探索“三小一大”“一线五单”“1+3+X”“老田说事”等微治理新模式,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市镇村一体化、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变群众信访为群众信任,创成全省首批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天鹅镇江河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城北街道韩湾村、田店镇畅马村获评省级清廉村居示范点。

推进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组建“榜样宣讲队”,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特色宣讲近千场。打造移风易俗典型示范村8个,督促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全市共设置“爱心超市”293个、“文明积分”兑换点293个。

“日子越过越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汤池镇洪河村村民朱立平一语道出当地农民的心声。

春光在前,潜力无限。迈向新征程,应城将以更大决心、更高目标、更强力度实干争先,赓续新篇,描绘乡村新图景!


(来源:湖北日报    供稿:应城市委农办 应城市农业农村局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应荣梅   终审核发:董雪) 


(作者:应城市委农办 应城市农业农村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