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湖北中部的应城,这个1500年前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被命名“應”城县的城市。进入新时期,应城人对照“應”字的结构,“應”字中有“心”、有“雁”,现在“應”又简化成为“应”,正好印证了应城人“沉下心,做头雁,应有为”的决心和努力,也见证了应城人奋力前行,开创良好发展的新局面。
沉下心,寻找发展路。应城是个“有矿”的城市,矿种不仅多且储量丰,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为应城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进入新时期“矿经济”的粗放发展模式带来的耗能和污染等问题,一度影响应城的发展。应城人民沉下心,认真比选,通过污染治理,改变了“跛脚走路”的发展模式,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应城市委市政府认真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两区一地一中心”功能定位(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全国重要的食盐战略储备基地、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为应城发展指明方向。
做头雁,探索领先路。这个"雁"是鸿雁,不仅政治坚定,忠贞毅行;不仅胸襟开阔,志向高远;更是团队协作,勇往直前;这个"雁"是领头雁,春来秋去的迁徙飞行中结队为伴,靠的是领头雁,常言道,头雁找的好,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没找好,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头雁”作为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凭着担当的勇气和智慧,克服困难和阻力,引领雁群南来北往,跨越万水千山,引领雁群飞翔在天,搏击长空。而应城作为孝感市代管的市,在孝感下辖区县和代管的城市中,被赋予“打造副中心、争当排头兵、作出新贡献”的重任,承担着打造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孝感的发展探路,为中国类似的城市发展趟路的重任,应城也是不负重望,获得全国最具中小企业投资价值县市、全国中小企业友好营商环境共建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健康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
应有为,书写新篇章。“两区一地一中心”的目标已经制定,应城是应有所为,应有大作为的。一方面是强农业树品牌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应城糯米香飘全国,借成为五粮液、绍兴黄酒、银鹭食品、三全食品、思念汤圆等品牌的原料的契机,着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打造千亿级盐化工成长型产业集群。加快盐化工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打造全省绿色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让传统盐化产业“老树发新芽”,逐步从低端加工向高附加值迈进,培养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食盐战略储备基地。应城的岩盐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生产的化肥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四是全力打造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围绕“双碳”目标,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形成风能、光能、生物能综合利用的新能源产业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应城人坚持“沉下心,做头雁”,砥砺前行,勇立风口,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定会做到“应有为”,讲好新时代应城故事,助力推进应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金明(浙江省绍兴市交通运输局 工程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