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创卫行动见成效:垃圾分类引领城市新风貌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应城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系列有力措施和扎实工作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


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是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关键举措。垃圾分类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处置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市民健康的危害。


12月30日,大正君悦府的业主陈爹爹表示,原来小区每个单元门口都有垃圾桶,但没有盖子,天气一热,气味又大,污水到处流。自从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小区里的垃圾投放亭变得美观又整齐。

街店市民也对城市的垃圾收集工作表示满意:“自从有了这个垃圾收集车之后,我们这里的环境干净多了。每次产生的垃圾都能及时被收集走,不仅改善了店里的环境,也提升了城市的道路环境。这给我们市民群众带来了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垃圾处理方面,应城市的相关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华新环境工程(应城)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经理徐海生介绍:“我们工厂每天接收的城市生活垃圾大约有250至260吨。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流程,我们能够将垃圾转化为成品,并通过密封的除臭箱进行除臭处置,最后达标排放。”

湖北孝感首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炎介绍:“我们公司每天接收的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等约有80吨。我们采用国内最前沿的协同厌氧发酵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这些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除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应城市还全面开展了市政设施补短板工程,涵盖了街面清洁、管网普查隐患整治等多个方面。据统计,已完成各类窨井盖整治1630个,更换高标准新型窨井盖1350个,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


同时,应城市还加大了对城市街面的清洁力度,通过机扫、洗扫、冲洗、喷雾降尘等多种方式,保持了城市街道的整洁和美观。环卫设施也得到了及时清洗和维护,确保了城市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此外,应城市还纵深推进城市“顽疾”治理,对马路市场、噪音扰民、停车秩序、油烟污染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24条主次干道的“十乱”现象整治工作,并对多家店铺的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全程跟踪督办。

值得一提的是,应城市在垃圾分类方面还持续开展了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据统计,农村自然村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55%以上,主城区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应城市还加强了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知识、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同时,部分小区建立了桶边宣传队伍,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引导,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应城市通过这一系列创卫行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更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幸福感。这些举措为深入推进创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让这座美丽的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

(来源:五城同创指挥部创卫办    通讯员:陈艳 陈薇    一审编辑:赵思然    二审校对:易攀锋    终审核发:谢进军)

(作者:陈艳 陈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