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应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24年,应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亮丽答卷: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30亿元,首次跻身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市。
在市场竞争加剧和“双碳”目标要求下,应城以“智”提质,优化产业结构、厚铺绿色底色,紧扣绿色化工产业精准施策,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实现产业“链”式跃升,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装上智慧芯,绿色生产实现新飞跃
走进双环科技合成氨装置中控室,自动化生产有条不紊,数字管控一目了然,接入了5G“智慧大脑”的工厂,正逐步改变着化工产业的未来走向。
这家老牌盐化工企业从过去拼资源,到现在拼“算力”“智力”,技改让老产线焕发新生机,绿色生产实现新飞跃。
近年来,应城抢抓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支持引导企业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在三年内,实施2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技改项目135个,双环科技参与的总投资22.54亿元IGCC合成氨绿色改造升级项目,年均节约标煤15.7万吨、减少成本3.9亿元,推动双环集团迈入绿色高端化工企业行列。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智改数转’政策导向,投资建设了‘5G+云网筑基应城双环智能工厂’一期项目。”双环科技信息化中心主任史明雨介绍,在中央控制室里,可以在电子大屏上看到AI智能识别摄像头所捕捉到的实时监控画面。
据了解,该项目围绕5G专网、人员定位、视频AI智能分析等新技术应用,构建了集风险预警、隐患排查、作业管理、双预防上报、安全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让人力成本下降20%,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合成氨每吨成本下降1200元,既节能减排,又实现了产能倍增。
史明雨说,年产60万吨联碱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也在按智能工厂标准建设,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碳减排8.75万吨、纯碱综合能耗下降28%。目前正抓紧谋划钠电池产业项目,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精细化工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亦离不开“智慧大脑”的高效赋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位于应城市长江埠赛孚工业园内的湖北星火(应城)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产品生产的企业。该公司车间主任汪胜利说,在建立智能管控系统基础上,加大节能设备和技术的运用,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全流程尾气吸收治理、废水零排放,最大程度“榨干”物料价值。
如今,应城正依托5G、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借智赋能现代化工产业,精准对接省“51020”产业体系,以“2+1”主导产业集群(现代化工、绿色建材、新能源)为骨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横向拓展,构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延伸链条网,科技赋能产业集群新发展
从一点一滴氯化钠的深加工到盐、碱、肥产品的下线,从传统的工艺到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应城逐步延伸盐化工“链”条网络,架起绿色发展支点,用科技赋能产业集群发展。
走进云图控股“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施工现场,一眼望去,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忙碌在各自岗位,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整个项目投资75亿元,主要包括7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复合肥、150万吨精制盐、20万吨小苏打等产能改扩建及配套智能仓储等设施。”云图控股应城基地行政总监谢建伟介绍。
云图控股应城基地是应城盐化工产业链集群发展的典型之一,自2003年收购应城联碱厂以来,持续不断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先后成立并培育了应城新都化工、广盐华源、益盐堂、嘉施利等11家规上企业,成功打造了“卤——盐——碱——肥”全产业链条。
“在食用盐方面,已研发生产出雪花盐、低钠盐等120个单品。同时还开发出安全果蔬洗涤盐、含盐护肤品、含盐洗浴用品等含盐的日化产品,增加‘盐’的附加值。”益盐堂(应城)健康盐制盐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潘秀云介绍,去年,品种盐产值达2.3亿元,销量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盐化工已形成了盐——品种盐、盐——日化盐、盐——两碱、盐——氯化铵、盐——复合肥、盐——碱——水溶肥——软包装多条产业链,生产10大系列数百种产品,并由单一的盐业经营向“食盐+”“工业盐+”“精细化工+”“盐化产业+”经营转型。
凭借盐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创新活力,应城积极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以云图控股、双环科技等企业为链主,现已形成盐、碱、肥等全产业链,正在全力开辟氯、氢深加工领域;以英科卡乐、星火化工等企业为链主,发展高档油墨、化工新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以回盛生物、宇阳药业等企业为链主,创新研发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等产品。
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严建业说,应城市将持续强化支点意识,以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实现主要盐化工企业技改全覆盖;聚焦盐化工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关键技术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更多“绿色工厂”,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记者:杨卓玉 舒俊杰 通讯员:李梦婷 刘佳文一审编辑:唐会军 二审校对:赵思然 终审核发:田艳霞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