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汹涌澎湃。在这个划时代的历史时期,应城县委、县政府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拉开了城市建设的帷幕。在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前后,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富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的重大决策。这几次决策,对城区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使城区旧貌换新颜。
办成五大实事,增强老城区功能
1980年元月,应城县第八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撤销了县革命委员会,恢复了县人民政府,并选举产生了新的应城县人民政府正、副县长。新一届人民政府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重点抓了三件大事:一是认真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消除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路线的束缚,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搞好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三是注重城市建设,着手解决与人民群众吃、穿、住、行密切相关的、亟待解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当时城市建设突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全城仅靠一个50吨容量的水塔供水,70%的居民吃不上自来水,靠挑河水、提井水饮用,一遇旱年大闹"水荒"。二是城区还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几条街道坑坑洼洼,雨天泥滑路烂,晴天尘土飞扬。三是城区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灯瞎火",不仅无夜市可言,下晚班的工人回家也极感不便。此外,还有菜场建设和下水道等等问题。为此,范浩清同志主持召开县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筹措城市建设基金,尽快解决城建方面的历史欠账,推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范浩清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向人民群众许诺,在本届任期内办成五件实事:兴建自来水厂、疏通下水道、铺建渣油路面、安装路灯、改造菜场,切实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努力增强城区的服务功能。
为了办成这些实事,城建、电力、工商等部门迅速行动,具体研究了实施的办法和措施,并在不长的时间内办成见效。自来水厂厂址选在城区北端的倒口,一期工程按日供水1.5万吨的规模,扬程以六层楼的高度为度,先铺设单线输水管道,并从城市维护费专款中拨出13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1982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兴建下水道全长9公里,先后对解放街、大智路、东街、西街等主要街道的下水道进行整治,并深挖了一条宽4米的从裤子堰至护城河的排水沟。与此同时,在蒲阳路的北段建成了顶棚式的蒲阳集贸市场,在小北街的南端建成了西街集贸市场。主要街道共装置水银路灯136盏。先后铺设了解放街和东街、西街、府前街、新街、大智路共3960米渣油路面。1981年,将城关小学至大南门一段改建成水泥路面,同时整修了各主要街道相连的巷道。城区内基本构成以解放街为主体,三路平行,街巷交错的棋盘格局。所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缓解了多年积欠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大踏步前进的前奏。
突破 "四不过界",绘出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
五件实事的落实,不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城区的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开始摸索到了城市建设的经验。因为当时的县委、县政府一班领导人大多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对组织和领导农业比较内行,对组织和领导城市建设均感陌生和棘手。
应城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清末民初,由于应城膏盐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城区内的商贸曾一度畸形繁荣。东街、南正街、西街、北正街、小北街、十字街、新集街、马坊街等8条街道相继形成。民国27年(1938年)日寇入侵应城,进行狂轰乱炸,使东、南、西街成为废墟。仅存一条狭小的北正街和与之平行的马坊街。日军入侵后,又将全城六门封五门,仅留大北门设卡通行。城区民房店铺拆毁过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着手对城区的街道进行几次整修与改建。1958年,拆除北门城楼及两侧近50米的城墙,使北门外正街与北正街连为一体,拓宽了街道;街面由原来的3米扩展为7米。改条石路面为三合土路面,修建了简易下水道。1960年,陆续改建和修复建设路、小北街、文化街、西街等。二十世纪70年代又新建扩建大智路、工农路、蒲阳路、建设路。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新盖厂房、办公用房、学校、医院、商店等房屋8.5万平方米,住宅6,058平方米。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建设布局跳不出老城区的狭小范围,以致房屋建筑杂乱,道路路面狭窄。在1.8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拥挤着一万多城镇人口,居民住房条件简陋,茅屋、窝棚到处可见。特别是在"文革"期间,一批农业人口涌进城区乱搭乱建;一些有污染源的工厂也建在城区,严重污染着县河下游……这是摆在二十世纪80年代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城区状况。这种状况确实难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
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1981年,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县、市做出近期5年、远期到2000年的城镇规划。中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建设方针。这年11月,县委书记赖传贤、县长范浩清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城镇规划。决定按照中央"大力发展小城市"的建设方针,根据应城城区的历史状况,规划好、建设好中心城区。会后,又召开编制城关镇规划会议。应城的城镇规划工作从此正式开始。
如何做好城镇规划,使之能够指导有计划有规模的城镇建设,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一班人,在思想认识上经历了一个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明确方向和方法的过程。当时对于怎样做好规划,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极感陌生;如何搞好规模性的城市建设,更缺乏远见卓识。是当时的"南方之行",带回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南方之行",首先看到广州的城市建设在向珠江以南发展,在广州老城区近郊构建新城。起步时是先建路拉开骨架,再建房屋。深圳一方面按现代化城市标准对老城、老街实行改造,翻旧成新;一方面是拓展老城区再建新城区,使新、老城区逐渐融为一体,从而构筑成现代化的深圳新都市。在广州市城建档案处任处长的应城籍老乡,谈了城市建设要搞好规划的重要性和编制规划的方法。曾在湖北省化工厂801基建工程部队工作过、后在深圳市市建工程公司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任经理的一个同志,还特别介绍了城建开发公司按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建房、再出售商品房的经验。以城建开发公司为主体进行城市建设,既保证了新区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建筑群的协调美观,公司本身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县委、县政府的负责同志认为 "南方之行"的见闻和启发很能解放思想,很能开阔眼界,应城可以借鉴广州、深圳的城建思路,联系老城区的现状,做好城关镇的总体规划。
1984年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城关、化工、长江三镇的建设规划后认为,由于过去长期偏重于农村农业,将城区区域一直界定在"南不过老汉宜路,北不过倒口,西不过县河,东不过宋应公路"的狭小范围内,是造成老城区拥挤不堪、建筑密度过大、街道路面窄狭、公共设施不全、规模性建设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提出城区可以向东扩展,跨越宋应公路。打开东门,向光明大队延伸;在电影院北开一条路过城墙通往汪家台;还应将工厂安排在盐水河以东的化肥厂一带。就这样,议定将城区面积在原基础上扩大一倍;老城区不能丢,要依托老城区,开发新城区;近期向东发展到四里棚,远期向北发展到北十;达到人平用地104平方米。由于有了这一规划原则,计生委办公楼、司法局宿舍楼等就开始建在宋应公路以东。"四不过界"的老城区区域框架从此突破。
在工业布局方面,规划在城东的四里棚建成以盐碱化工为主的工业区,在县河西建成以石膏建材为主的工业区,城北以轻纺、食品为主,城南以三产业为主,并把工业区和生活区分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逐步形成新型的工矿城市格局。
1986年,根据撤县建市的需要,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正式编制了"应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众星拱月,组团式"、"一城三片十镇"的建设格局。1987年元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应城县委、县政府在规划中对一些重大问题正确决策,编制出一个科学、适用的规划,为城区描绘了一个起点高、标准高的建设蓝图。
实行"六个统一",开发城东新区
1984年初,县人民政府开始了建设新城区的筹划工作。借鉴深圳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的经验,形成了"抓住省建行搞小区建设试点的契机,成立城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公司为主体,全面实施城东新区建设"的构想,探索出综合开发抓城市建设的路子。
7月上旬,城建综合开发公司筹建会议召开,宣布了公司经理的任命;7月13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的几名领导和主要技术骨干,大部分由公司经理"点将",县政府协调,组织人事部门调配。县政府专门发文明确了开发公司的职责、任务和在全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城区建设明文规定:凡需在规划区内建房的单位和个人,统一由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集资统建。对不服从规划安排的,计划部门不下达计划,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建设部门不安排施工力量。接着,在城东划定土地170公顷(第一批50公顷)作为开发区,由开发公司实行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公司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开始了城东新区的建设。
9月25日,城东新区的第一期住宅工程破土动工。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开发公司就在城东新建了条式、鼎式住宅楼12栋。12栋商品房住宅楼很快销售一空。一炮打响,为新区建设开了个好头。198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以《应城节奏在变快》为题,报道了城东新区的建设成果,各地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当时,县人民政府还制定了许多政策,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排难解忧。首先是针对城市建设征用土地难、搬迁房屋难、安置人员难等问题,及时制定了《城市建设征用土地和房屋搬迁的若干规定》,对开发新区公用设施和市政道路用地,以低于房屋建设用地的价格给予优惠,对征地后公粮水费等农民负担实行一次性减免,并按规定解决土地征用后农民"农转非"和就业问题,对"土地工"采取开发公司、建设单位、政府各三分之一的办法承担消化。县政府还规定新征土地建房,按每平方米20元收取市政建设配套费。由城建综合开发公司代收代管,先批后用,还从城市维护费中拨出专款用于城东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建设银行支持,给开发公司落实贷款,保证了新区开发资金的需要。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了城东新区开发的速度。
城建综合开发公司成为城东新区开发的中坚。他们凭借"六统一"的优势,使城东新区的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美观。水、电、邮、绿化同步配套,商贸、文化、生活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
实施统一管理,加快建设步伐
1986年初,孝感行署作了应城撤县建市申报。应城县委、县政府认为这是发展应城、建设应城的历史性契机,决定从各方面争取实现建市的愿望。省建设厅有几位厅长来到应城,对应城的建市问题谈了这样的看法:应城的城镇人口、工业基础都够建市条件,就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还缺乏应有的规模,要增强建设力度,为建市创造更好的条件。城市建设千头万绪,涉及面广,要加大建设力度,单靠城建局和开发公司还不行,要有一个精悍的有权威的组织来实施坚强的领导;要想提高建设速度,应迅速建成几条主干道,以道路为骨架,形成规模城市的框架。
3月初,县委、县政府决定组建城区建设指挥部,行使县委、县政府对城区建设的指挥权,把城区规划 好、建设好、管理好。为真正形成有权威的坚强领导,决定由范浩清同志任指挥长,龙金华,邹家驹同志任副指挥长,从县直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了15名副局级以上干部组成规划处、工程处、市容管理处、办公室等内设机构。3月15日,城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止乱搭乱建。3月22日,指挥部即以应建指字[86]第一号文发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几条规定》,指出:城区建设指挥部受县委和县政府的委托,对城区建设实行统一管理;明文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新建、扩建、改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等都必须向指挥部提出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章。第二件事就是加强城区市容市貌的整顿和管理。指挥部相继发出了《关于综合治理解放街市容市貌的通告》、《关于城中地区市容监察大队管理市容的通告》、《关于综合治理城中地区"三街一片"市容市貌的通告》;统一组织和指挥了全城区的"爱国迎市卫生月"活动,使"脏、乱、差"得到了初步治理。第三件事是实施事关城区建设大局的道路建设。建市前后,有很多兄弟市、县的同志来参观,大都认为应城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但城市建设相对滞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有的人还带着嘲讽的口吻说:这就是应城"市"啊?!为了迅速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指挥部拟定了城区街道建设的初步方案,即将依傍老城而过的汉宜公路、宋应公路拓宽,作为中心城区的两条主道,使新、老城区连为一体;修建城东新区的主街--东大街,向西延伸与老城区西大街衔接,贯通新老城区;将汉宜路南移,使过境车辆绕过市中心,减少污染,减少街道的车流量。这一方案得到常委会议的认可,并讨论作出了实施决定。7月11日,指挥部制定和印发了《应城市城中地区市政建设第一期工程与管理方案》;指挥长范浩清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力建设好以古城、蒲阳两条大道为主体的六条道路和五处公共厕所,迅速开创城区建设与管理新局面的动员大会。要求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在一年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古城大道、蒲阳大道一期工程和东大街的硬化路面,同时改造好西大街、解放街以及大智路,向建市一周年献礼。动员大会后,市委副书记刘家瑞、余俊杰,市委常委、人武部长杨坤品、市委常委邓义兵、市委顾问刘星樵,市人大副主任吴克华,市政府副市长喻友安、张清元,市政协副主席李新田等"四大家"领导担任了路面指挥部正、副指挥长,迅速掀起了筑路热潮。市政府从城市维护费中拿出70%的资金(400万元)用于道路建设。经过一年时间的协同奋战,铺设了全长2,700米、宽40米的古城、蒲阳大道,硬化了总长1,029米、宽34米的东大街,改造了西大街;并实现了路成、下水道成、人行道成、绿化成、电线杆成的"五成"规划要求,拉开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主体框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市一周年。
1987年6月举行了蒲阳、古城大道一期工程竣工庆功大会。市长范金文主持了会议。会后,十几辆面包车、客车驶过宽敞平坦的古城大道,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注:邹家驹,原应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协主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