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杨岭镇团山村贫困户徐金望,虽身患重病,但从未失去生活信心。如今的他,依托产业扶贫和不懈奋斗,不仅甩掉了穷帽,而且快乐自主地“奔跑”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徐金望养殖的麻鸭
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10月23日一大早,徐金望来到应城市杨岭镇团山村承包的堰塘边,查看麻鸭养殖现状。瞅着自家养殖的鸭子越来越多、越长越大,徐金望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无限憧憬。“要是在前些年,我想都不敢想啊!”
徐金望治疗康复 尚需药物维系
今年61岁的徐金望,一家6口,仅靠家中几亩薄田和打零工维系,日子勉强过得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徐金望和妻子先后身患重病,让这个本不算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
徐金望说,他先前中了风,妻子患了癌症,10亩田也种不来,耐着性子维持种了两年。“后来,村里帮我办理了低保,暂时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应城市检察院精准扶贫组驻村入驻团山村后,2015年就将徐金望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入户走访和调查摸底,为他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其患病治疗康复问题。
落实相关政策
“我们采取‘四位一体’的国家医疗保险给与保障,联系相关部分,给他及时保障,办理了慢性病卡,方便了他看病吃药。”应城市检察院驻村工作组组长汪望平如是说。
随着不断医治和恢复,徐金望慢慢丢掉拐杖,生活也能完全自理。“光靠着政府扶贫,不是长久之计。”徐金望思虑再三,决定搞养殖。“不能靠政府来养我,这样好不自在、也不光彩。我得先搞点别的事做下,不找政府、不加重部门负担。后来我和小儿子谈打算,他同意我养鸭子。”
搭建好的鸭棚
为帮助徐金望脱贫,应城市检察院驻村工作组第一时间联系上供销社等相关部门,为他跑政策、贷资金、租场地、学技术,及时扫除前期养殖障碍。
悉心研讨贫困户项目帮扶举措
应城市检察院驻村工作组组长汪望平说,平整场地,他们帮助徐金望选择好;资金帮扶,主动联系银行,协助贷款1万元作为他的养殖周转金,发展生产;养殖技术,诚请当地养殖大户和有经验的、有技术人员,协助他养好鹅、鸭等。
促膝座谈 聊家常话发展
2016年,徐金望养了2000多只麻鸭,当年净赚4万元。今年,他又建起鸭棚,鸭子数量扩大到3500只,养殖前景看好。通过工作组帮扶和其自身辛勤劳动,徐金望不仅实现了脱贫,而且走上了小康道路。
徐金望说,如今他的生活是真正的“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只有巩固基础、养好鸭子,提高生活质量,将在不懈奋斗追求的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有成就感。“甩掉穷帽奔富路,我对自己很有信心!”
记者 姜明,李恒 编审:程国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