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马坊办事处:引进市场机制运作构建垃圾分类体系

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了“桶”跟人走,垃圾随清的目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在东马坊办事处夏庙村,保洁员正在挨家挨户收集分类好的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三套工序忙而不乱。

东马坊办事处夏庙村村民 夏华恒:原来屋前屋后的垃圾吓死人,特别是夏天臭气喧天,自从村里垃圾分类,村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地上基本上看不到垃圾。

夏庙村地处东马坊办事处的东大门,全村占地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米,住户248户,常住人口400余人,是我市村级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村之一。2018年以来,夏庙村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为每家每户配备分类垃圾桶,建起了村级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分类宣传长廊,并配备了三名保洁员全天候不定时清扫保洁。

保洁员 王荣才:我们清洁保洁队员每天六点钟组织他们到夏庙村公共区域清扫和保洁,不间断的上门服务,看到夏庙村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的夏庙村道路宽敞、花木盎然、绿树成荫,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东马坊办事处夏庙村村支部书记 夏耀春:我们将巩固环境整治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着力把我们夏庙村打造成和谐、美丽的家园。

双环公司生活小区乱倒乱扔垃圾现象一去不返,小区群众环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这得益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开展。今年60有余的双环退休职工张群珍在这个小区居住了近20年,看到小区的变化,她赞不绝口。

东马坊办事处双环小区居民 张群珍:自从垃圾分类以后,住户还是满自觉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面,现在我们的环境变的不晓得几干净,地上也看不见垃圾,连烟头都看不到一个。

变化来自于市场运作。武汉佳俊道洁公司入驻东马坊办事处以后,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机制,有力的推动了东马坊办事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武汉佳俊道洁公司负责人 舒耀伟:我们在制度上也做了很大的建设,抓到你这个人负责的区域没搞好,在你当月的工资当中罚你100,只有说把自己的考核这块做好了才能跟政府做好事,群众才能满意。

市场化运作减轻了当地政府工作压力,形成了政府提供平台,业主唱“主角”的良好格局,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东马坊办事处城管中心副主任 刘新望:我们平常工作中就是监督、指导环卫工作站的日常工作。

东马坊办事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分农村、小区、街道、机关四个类别。从2018年以来,办事处先后投入资金近2千万元,配套完善保洁员、村级分类桶和中转站,同时,对夏庙、驿中、双环小区等多处建起了垃圾分类文化长廊,群众的文明意识、家园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为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

(作者:记者:艾彦中 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