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共筑幸福路——孝感创建“四好农村路”的共同缔造实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陶忠辉 胡琼瑶 方桐 通讯员 董想明

阅读提要

3月22日下午,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苗木基地旁,一辆大货车停在村道边,苗木种植大户汤立楠指挥村民,将一棵棵紫薇树装车。

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在宽敞笔直的观双线上疾驰而去。

观双线的改建,让一棵棵苗木顺利抵达全国各地,也悄然成就了周巷镇“全国苗木专业镇”的美名。

一条“四好农村路”,就是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近年来,孝感市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实现“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近5年,该市累计投入35.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301公里,沿途连接606个村,覆盖60多万人,发展亿元以上产业133个,产值达500多亿元。

众人捐地修路,9米挂车开进村

条条大路通周巷,前几年,却是另一番场景——

“挂车进不来,大型苗木出不去。”汤立楠记忆犹新。

新龙村是周巷镇知名的苗木村,户户种苗木,全村发展苗木种植上万亩。

面对苗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新龙村决定改种造型桩景树和精品苗木。

这一改变,让新龙村的苗木在市场上大热。

当村民们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时,一个难题出现了:村里有一条3米宽的沥青公路,是运输苗木的主干道。以往,树苗规模小,运输的小型货车来去畅通。如今,大型桩景树,需要吊车吊装,大车运输,吊车、大货车开到村头,却进不来。

村民们干着急,想了很多办法,但无效。

扩宽道路,迫在眉睫。去年10月,在县镇两级政府及交通部门支持下,“十里苗木长廊”建设延伸至该村,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改造这条产业路。

听说要修路,村民们欢欣雀跃。

可是,扩宽路基,需要占用沿途56户村民的苗木地。“路边的都是好地,一亩年收入四五万元,有些村民舍不得。”新龙村村委会副主任汤红慢说。

“我捐0.5亩。”党员汤立楠率先站出来。随后,其他党员、群众纷纷跟进,共捐地16亩。

去年12月6日,道路改造完工,正赶上苗木销售旺季,9.6米长的挂车开进村。

新龙村的困惑,同样困扰着孝感许多想发展、谋发展的村庄。

随着农村产业、旅游业不断发展,农村道路往往面临着标准过低、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

解决急难愁盼,政府出力,更有群众助力,越来越多的“共建”故事在上演。

大悟县宣化店镇河西村,地处鄂豫两省大别山交界处,盛产花生、板栗、油茶、香菇、山野菜。

由于村组间的断头路太多,农产品运不出去。

前年春节,镇党委书记潘攀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围炉夜话”,听到群众的呼声,决定先打通七组的断头路。

40余户居民知道要修路,近半数人家捐款,家家出人出力投入建设,一条约2.2公里的产业路建成。

路修通那天,村民杨明珍高兴得像过年似的,买了鞭炮在路边庆贺。

“四好农村路”修进村湾里,更“修”进了群众的心坎里。孝感市将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共同缔造”的切入点,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群众做群众该做的事。目前全市等级公路比例达100%,行政村全部通了硬化路。

“民间路长”参与,守护美丽风景线

公路建好后,往往缺乏有效的后期管养机制。

2018年,孝感率先在全省推行全域“路长制”。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路长,其他副市长为国省干线的分路长,县乡村依次分层分级建立“路长制”。

应城市东马坊街道办事处主任毛婧炜是汉宜东线乡级路长。她的治路方式朴素管用,只要外出办事,几乎都会到路上转转,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一次,毛婧炜在巡至老虎山社区路段时发现,沿路散落着大量鞭炮燃放后的纸屑。上前一看,原来是当地一户人家办喜事,迎亲车队沿途点放烟花爆竹。毛婧炜迅速联系环卫部门,对道路及时进行清理。又督促社区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避免类似的事再发生。

路长牵头,城管、交通、园林、城建等单位联动。目前,该市共明确四级路长2335名,覆盖所有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

然而,公路管理点多面广,靠行政力量远远不够,还得融入市场化办法。

风之驿观景台,原本是一片荒山。去年,应城建设16公里的旅游公路,在此打造公厕、停车场、观景台、便利店等景观节点,旅游公路成为游人观景、露营的好去处。

游人一多,问题就来了。每每旅游旺季,沿路上垃圾随处可见,车辆乱停乱放,十分煞风景。

“我们探索以租代管模式,发挥群众的力量。”应城市交通运输局路长制办公室负责人褚成介绍。

长李村村民张义珍免费享用便利店经营权,作为条件,她负责观景台及驿站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

每遇晴好天气,游人纷至沓来,捧火了便利店的生意。张义珍“投桃报李”,悉心守护这里的环境,哪怕一个烟头也不放过。她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民间路长”。

人气旺了,周边村民将自家的农产品摆在路边售卖,几乎家家受益。看到“钱景”,村民们爱路护路意识增强,常常义务上路捡垃圾,“环境好了,游客才多,生意才更好”。

公路通了,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

路通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汤立楠带头示范,改种亮晶女贞桩、罗汉松桩、红继木桩等高档桩景树和精品苗木。今年以来,他家苗木收入已超过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

“路畅通,财运通。”汤红慢高兴地说,村里在整体升级苗木产业,打造华中地区景观苗木产业基地,苗木收入大幅增长。

路的不断延伸,也搅动了在外游子的心。

郑和华是大悟县宣化店镇张墩村人,早年,因为贫穷,他与很多年轻人一样离开乡村,到南方打拼。十几年来,事业越做越大。

每年春节,郑和华回到村里,看到乡亲们的农产品卖不出价钱,想帮忙,却因交通阻碍,只得放弃。

如今,笔直的公路修到了村里,郑和华决定要让山货“出”山。

他和在老家从事电商的年轻人郑彦合伙开起电商平台,通过旅游卖货、外地商会采货、直播带货等方式,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一箱一箱发往广东、江浙、上海……

“足不出户就有人来收购,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蔬菜烂掉了。”60多岁的郑春香喜上眉梢。

如今,像郑和华这样一大批“带货达人”回乡创业,通过电商平台吆喝叫卖,让山货走出宣化店,走向全国。数据显示,大悟电商主体达2265家,交易额累计突破10亿元。

“四好农村路”的持续创建,还推动农村物流转型升级。去年,安陆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建成,整合15个大型农产品商圈,可带动周边150公里内农产品销售,提供岗位5000个。

山货出山,游人进村。应城以八汤线为主轴,打造西部农旅发展区,行驶在八汤线旅游公路上,沿途可见各类采摘园广告牌。3500亩的绿杨林果、200亩的潘集生态采摘园等乡村旅游点一线串珠,每年吸引游客百万人次。

短评

“共同缔造”钥匙,打开“共同富裕”大门

□ 陶忠辉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省委提出“以共同缔造推动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寻求内生动力和实践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孝感在建设“四好农村路”中,深刻理解共同缔造的普遍价值,全面准确把握其路径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群众需求,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孝感的实践探索再次证明,共同缔造是一种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理念,一种创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一种能够优化、巩固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措施。

共同缔造是一个内生过程,激发群众主体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继续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让党和政府与群众真正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