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平:传承膏塑非遗文化 助力社区“共同缔造”

盛夏时节,走进应城市新河城市文化客厅,65岁的膏塑工艺非遗文化传承人钟志平女士正在工作室设计制作膏塑工艺品。

多年来,作为一名坚守传统工艺的优秀民间艺人,钟志平见证了应城市膏塑工艺的发展变迁,在平凡中闪现出自己最夺目的光彩,为社区共同缔造活动增添了新亮点。

今年正值孝感建市30周年,4月中旬,钟志平收到“孝感文联辉煌三十年、我们一起走过”作品征集通知后,她和同事一道创意,计划制作一件应城膏塑工艺品。

钟志平说,她做的是一尊屈原雕塑像,准备参加孝感建市30周年美术作品展。“这个作品正在设计造型中,已完成了60%,后期就是制模、翻制、上色,这个作品就完成了!”

1980年9月,钟志平因机缘巧合从四川来到我市,在当时的应城市城中新河村粉笔厂石膏工艺车间做了一名制模工人,时年22岁的钟志平对工艺车间那一道道石膏工艺流程产生了浓厚兴趣。

1980年10月,粉笔厂聘请了山西民间艺人范胜利,钟志平跟范师傅学习设计造型制模,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她学到了许多具体实践中的小窍门,才逐步成长为一名能独立作业的造型设计员。

经过学习磨练,钟志平开始积极勇挑重担,带领设计室技术员一起分析市场、研究对策,累计设计各类工艺品1200多件。她设计的圣诞系列和户外装饰系列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首届、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金奖,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博览会铜奖。1995年9月,钟志平受邀参加了在北京怀柔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世妇会中国组委会和全国妇联办公厅分别给钟志平颁发了荣誉证书。

1999年,国有企业转型,应城市石膏工艺厂实行个人承包招标,钟志平当选厂长。

“自在担任厂长以来,我经常半夜赶到厂里处理生产难题,放弃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在企业面临亏损的情况下,我抓管理重质量,接纳下岗工人达80余人,仅用一年时间扭转了原厂年亏损20万元的局面。”

1999年11月3日,钟志平带着应城石膏工艺品走进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参加了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及十年成果展,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亲切接见。

为进一步发展石膏工艺,钟志平大胆创新,设计了旅游纪念、园林摆设、浮雕实用等系列产品共800多件。

2022年,新河社区列入全市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示范点。借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东风,新河社区开始谋划改造社区礼堂,修建城市文化客厅。钟志平主动找到社区,提议在文化客厅里设立工作室,带领新河的居民们一起将膏塑手艺传承下去。2023年4月,新河城市文化客厅对外开放,钟志平膏塑艺术工作室正式获得授牌,膏塑工艺逐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膏塑艺人钟志平说,石膏工艺是她热爱的事业,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学习膏塑非遗文化,把这个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社区开始组建共同缔造活动志愿者服务队后,钟志平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队,积极帮助社区寻找一批记载新河发展变迁的老物件,参与落雁晚集和西河渡1号画舫文旅项目推介,为推进共同缔造项目出谋划策。

2009年,钟志平被应城市委宣传部授予首届“优秀民间艺人”称号;多次当选为“应城市农村实用拔尖人才”。今年7月,她被孝感市委宣传部评为“孝感楷模”。

“作为见证膏塑工艺发展变迁的传承人,我将坚守传统工艺,用实际行动履行膏塑工艺传承人应尽的职责,把膏塑工艺非遗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 膏塑艺人钟志平表示,这次被评为孝感楷模,是社会各界对她的肯定。“我将用心做好每一件作品,  为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贡献新河人力量。”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唐会军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陈梦宇   终审核发:谢进军)

(作者:唐会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