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网评大赛㉖】倾听“拔节”之声 奔赴发展“新”程

盛夏时节,走进应城,万物并秀,生机勃发。

你可能会与74万亩阡陌稻田不期而遇,与36万亩秀美河湖萍水相逢,也可能在三棵树、中能建企业车间或者宜涞新材料、合盛生物医药项目现场倾听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感受向“新”求“质”的强劲浪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一词的热度持续攀升。应城也不甘落后,摒弃了拼资源、拼消耗、拼政策促发展的老路子,瞄准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全国重要的食盐战略储备基地、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两区一地一中心”)这一赛道,无疑是在打造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深耕产业革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增劲。“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日新月异的产业创造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加持,它体现在传统产业的革新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近年来,应城市为推动传统盐化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加快盐化工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以技术创新推动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取得累累硕果。比如,“技改提能、制造换新”,让双环科技走向新生,云图控股体量翻番;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三棵树”,长出一片林;无中生有,变废为宝,利用盐穴储能、储气、储油、储氢,能源稀缺地正崛起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

聚焦人才引育,为新质生产力添砖加瓦。“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新质生产力之新,不仅体现在劳动工具、基础设施和劳动对象上,更在人才上。应城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优惠的政策、最好的环境全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为“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凝聚人才力量和智慧支撑。比如,研究出台市委“招才引智18条”等人才新政,设立300万元的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对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人才创新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划拨专项经费40余万元用于“湖北省专家工作站”示范项目建设;建成海山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宇洋双创园、蒲城众创等人才创新发展特色平台,激活了发展的“一池春水”。

聚焦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加力。新质生产力,新在它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材料等相关。但是,仅有新还不够,还得有质。这个质是品质的质,是质量的质,也是质地的质,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从而催生出更多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比如,4月9日,世界首台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应城市顺利并网发电,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三项世界领先,令人惊艳。科技赋能也让农业插上了“翅膀”,无人机洒药、施肥,机械化耕种收割非常“丝滑”;“互联网+电商云平台”让籼型糯稻走上了天南地北的餐桌,也吸引着四海宾朋来到“应来之城、养生之都”,感受““膏都盐海、鱼米之乡、温泉之乡”的独特魅力。

市井人间,应来之城;山河远阔,应游之城。

如今的应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力打造“两区一地一中心”的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正在加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正繁花盛放,未来可期。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董丹丹(山东省日照市)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易攀锋   终审核发:熊晓峰】

(作者:董丹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