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导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作为载体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格萨尔》史诗、中医针炙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是: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振兴。
弘扬民族艺术,延续中华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应城素有“膏都盐海”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沉丰厚。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应城生息繁衍,并创造出高于同期楚文化、优于屈家岭文化的门板湾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又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蒲骚文化、灵泉文化、膏盐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这些文化的浸润下,勤劳智慧的应城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民间传统工艺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应城市文体局成立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保护工作同年起步。2008-2009年,非遗中心成立以局领导牵头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骨干力量建立普查专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通过“不漏线索、不漏村落、不漏种类”的普查,共收集非遗线索300条,文字记录20万字,登记建档非遗项目220个。
2006、2009年,应城市人民政府两次下发文件,公布我市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本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有:汤池传说、义马河传说、伍家山传说(民间文学类);膏矿号子、十把扇子、绣荷包、打硪歌(民间音乐类);杨河高跷、熊门武术、魏河狮子(民间杂技类);应城膏雕、金漆木梅花(传统手工技艺);出平台故事(传统表演艺术)等。其中,汤池传说、膏矿号子、杨河高跷和应城膏雕列入孝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鄂政发[2011]33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汤池传说和应城膏雕正式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应城市文体新局和非遗保护中心凝心聚力、努力工作的可喜成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保护的重要方面,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城膏雕
应城膏雕是应城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追溯膏雕技艺的历史与传承,有约两百年的历史。
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石膏材质硬度较低,加工工具一般选用木雕工具。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徒弟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去掌握。因此,经过一代传承到二代传承之后,同样一件作品所出现的模型制式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就传统的狮形或虎形膏枕而言,我们几乎找不到经两人之手雕刻出完全一样的膏枕形制。
膏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活实用类,比如:笔架、笔筒、烟灰缸、茶叶罐等;二是工艺装饰类,比如:屏风、壁画、形态各异的家居摆设等;三是医疗保健类,以膏枕和座垫为代表。膏雕作品外观晶莹闪亮,质地纯正细密,形似玉雕或玛瑙。1993年,应城膏雕作品“硕果累累”、“蟠桃献寿”、“八骏图”,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花卉盆景博览会”,获得“展出特别奖”。2009年,膏雕技艺传承人伍柏林获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评审委员会授予“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石膏雕•二级)”称号;获应城市优秀民间艺人称号。
应城膏雕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折射出应城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也反映出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高超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它是应城膏盐文化中画龙点睛的瑰宝。
汤池传说
汤池传说是优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公元432年,南北朝文学家盛弘之撰著《荆州记》“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公元730年,唐朝诗人李白作《安州应城玉女汤作》“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1982年,中国民艺家协会湖北分会在汤池举办全省文化干部民间文学培训班,整理了民间传说《汤池故事》,不仅收录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并刊载于《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山川佳话》、《湖北地名趣谈》等专辑。汤池传说是人民群众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创作结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汤池人文旅游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附:《汤池传说之李白游汤池》
李白的一大爱好是游山玩水,喜欢到处跑,闲不住,直到遇见告老还乡的宰相徐圉师的孙女儿,一见钟情,才在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县)落下脚来。
哪晓得,新婚冇几天,李白就不见了人影。把个新娘子急得直跳脚,相府上下乱成了一锅粥 。还是老宰相稳得住神,心想:“新婚夫妻,如胶似漆,不辞而别,必有原因。”他不慌不忙,问孙女:“昨天你们吵架了?”孙女说:“冇。昨夜里头还好好的,早晨起来就冇看见他了。”老宰相心里有数,就把家丁分成几班,照他说的地方分头去找。
果然,有一班人在邻县的汤池找到了李白。大家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池边自顾自地吟诗:
两园仙果含醉靥,一池彩莲插蓝天,
北卧千年绿毛龟,南散万亩宋玉田。
回到相府,李白把瞻仰了宋玉渠、宋玉田,攀登了龟背山,观赏了荷花池,还洗了个温泉澡的事,对老宰相说得津津有味。
老宰相听完,哈哈大笑,对孙女说:“诗人不同常人,虽有出人意料之举,却在情理之中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