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电子版】(二)

伍家山传说

 

  伍家山传说属于地方传说。

  应城伍家山,群山起伏,百鸟云集,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当地流传很多民间传说故事。比如:《白龙寺的来历》、《白龙井的传说》、《“一夜黄”的传说》、《李巧思抢金谷》、《瓠子开启宝库》、《神兔巧送灵药》、《风水宝地之争》、《北野太郎之死》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中收录了《白龙井的传说》和《“一夜黄”的传说》。
 
  伍家山传说有三个特点。一是关于地形地貌地名的传说,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的民族特点。二是将地方风物与历史人物伍子胥相结合,内容奇特且带有神幻色彩,尽管与史实大相径庭,但折射的特异文化心态却值得深入研究。三是根据在当地发生过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实,口头创作并传播传奇故事,表现人民群众反帝反侵略的斗志和决心。
 
  附:伍家山传说之《“一夜黄”的传说》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奸臣陷害,全家被楚王杀戮,唯独身在樊城的伍子胥只身逃脱。伍子胥易容乔装,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到了伍家山。他决定匿身于白龙寺,暗中招募族人,私下操练兵马,以图东山再起,为父报仇。
 
  伍子胥藏身白龙寺操练兵马之时,在寺院内养了一条黑狗。这黑狗一顿能吃下一斗米、十斤肉,每天吃饱喝足后,便跳上寺院前的睡虎台呼呼大睡,从不四处闲逛,也不见它看门护院。
 
  一个贪婪吝啬的土财主来到寺院。他看到黑狗膘肥体壮,心想,若是将它偷偷宰了,怕是一个冬天的狗肉都吃不完。趁黑狗睡得香甜,他手起斧落,将黑狗砍死在地。
 
  哪暁得黑狗一死,寺院后竹林里的巨竹纷纷自行爆裂。顿时,从竹管里潮水般地涌出无数竹人竹马,落地成兵。原来这黑狗是只神犬。当它饱食酣睡之时,其魂魄便化作彩云护卫着山林,封锁着伍子胥在此练兵的消息。眼下神犬一死,山上的彩云自行消散,匿身于巨竹中的竹人竹马误以为楚兵临山,纷纷现出了原形。
 
  楚王当即下旨派兵,火速前往伍家山围剿。他还扬言要斩草除根,诛灭山上居住的所有伍氏族人。
 
  伍子胥只好逃离伍家山。临行前,他吩咐族人连夜焚毁伍氏祖宗牌位,一律改姓为黄,这才使伍家山的伍氏山民躲过了一场浩劫。
 
 
义马河传说
 
  义马河传说是流传在应城黄滩一带、与黄滩酱油有关的传说。
 
  大富水在黄滩一线的河段被叫做义马河。黄滩人用义马河的水结晶而成黄滩酱油“冰油”,关于黄滩酱油的种种传说故事也伴随着义马河流传至今,散发着岁月延续的醇厚色彩。义马河传说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是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生动材料,也为应城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孝感地区民间故事集》中收录了义马河传说。
 
  附:《义马河传说之一》
 
  传说在清朝康•乾年间的一天,风狂雨骤,大富水西堤缺口,河水泛滥。位于大富水河畔的淑女在洪水恶浪中挣扎,呼救。正在这时,一匹疾驰而来的白马,遥见落水的淑女,一声长啸,跃入水中。白马救起淑女,搏击洪水,泅向河堤。淑女拢岸,白马却被铺卷而来的恶浪卷入旋涡……白马舍身成仁的义举,在黄家滩一带传开后,人们就把白马就义的这一河段称为义马河。被救起的淑女,便在河边造坟立墓碑,祭奠义马救命之恩。后来,淑女为谋求生计,承继祖传的生计,酿造酱油。
 
  说起她家酿造酱油,早始于明•万历年间,在应城城乡小有名气。当淑女承传制作时,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淑女酿制上等酱油进贡,弄得淑女寝食不安。一日夜里,她恍惚间只见白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今晚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随我去取被你们称为义马河的那江中之水,因那水下有个潭,潭水咸中带甜,用这水酿造的酱油,皇上一定满意。”就这样,淑女按时随着白马取来义马河水酿造酱油,果然味道清甜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龙心大悦,称赞不已,并御点为贡品,定名为义马河黄滩酱油,从此名扬五湖四海。
 
 
膏矿号子
 
  膏矿号子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是应城膏矿工人在繁重的采膏运膏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
 
  膏矿号子根据石膏开采工序的不同,分为正眼号子、水眼号子、锤工号子、拖工号子、抬工号子,它们的节奏与劳动紧密联系,曲调与劳动和谐一致,从而调节了人们的呼吸,统一了劳动动作,减轻了劳动疲劳,有力地推动劳动的进行。如“正眼号子”(正眼即矿工上下和出膏的矿井),工人们操作吊车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哼和,节奏稍快。“水眼号子”(水眼,往外排水的矿井),工人们用木轳车把铁桶放下去打水起来,一般要三人以上操作,也是一领众和形式,节奏稍慢,自由疲倦。这两种号子没有歌词,全部由一些感叹性的呼喊组成。
 
  其它号子有具体而形象的歌词,不仅唱出旧社会石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比如“捶工号子”:正月下洞腊月上,爹妈认不得儿子的像,这是托的么人生,我越思越想越心伤。“拖工号子”:东山高,西山陡,怀里揣个四两头;走一步,咬一口,坐班的麦在巷子口。猴头鞭子黑头棍,打得老子屁股鲜血流!拖不动,爬到走,哪年哪月能出头!“抬工号子”:慢慢地走,慢慢地行,招呼撞了脚后跟。一抬石膏几百斤,头不能抬,腰不能伸,压得肩坡血淋淋。哪个晓得我苦命的人!膏矿号子以它情感质朴、语言朴素的特点,点缀在民间音乐的百花园中,直抒胸襟,传唱不止。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环境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及完善,膏矿号子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膏矿号子真切表现了旧社会膏矿工人的悲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膏矿号子已经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录,它是应城膏盐文化的特色与亮点。
 
 
绣荷包
 
     
  应城杨河一带,每逢春节,有踩跷喜庆春节的风俗。高跷队伍可大、可小,在场地表演时,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唱词借一年十二月唱出荷包的绣制工序,用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或爱情祝福。
 
  2012年春节,老曲新编,用女声小组唱的形式,将《绣荷包》搬上应城“春晚”舞台,受到广泛好评。
 
  《绣荷包》已被《中国民歌集成》收进了“灯歌”类。
 
 
打硪歌
 
  打硪歌是一种劳动号子。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广大农村响应政府号召,兴修水利,开渠筑堤,没有机械能完成压土砸地的工序。勤劳的农民们,用石磙绑上四根木杠成“井”字形,不分男女四人对抬,随着号子的领合节奏,将石硪抬起来,砸下去。
 
  一、慢“四硪号子”4分之4节奏,一个乐句四小节,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四次,称“四硪号子”。
 
  二、慢“六硪号子”。4分之4节奏,每一个乐句五小节,一段唱词十小节,每乐句石硪砸地六次,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十二次,称“六硪号子”。
 
  三、快“八硪号子”。4分之4节奏,一个乐句四小节,一段唱词八小节。每个乐句二、四、六、八拍石硪砸地一次,一段唱词石硪砸地八次。称“快八硪号子”。
 
  石硪号子的音调有江汉平原的民歌风,节奏有鲜明的强弱对比,唱词内容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借物抒情的特点。劳动场面热烈。
 
  经过改编后,用歌舞形式搬上应城“春晚”舞台,再现了优美抒情的劳动场面。
 
杨河高跷
 
  杨河高跷是应城杨河民间的表演风俗。
 
  高跷分长跷和短跷。短跷由幼童踩,长不过一尺,长跷由成年人踩,长过4尺有余。杨河高跷现今保留的传统节目有:枯树盘兜、倒挂金钩、倒插金花、两朵金花、三朵金花、仙人搭桥、金狮落地、大堆罗汉、老汉挑柴、麒麟送子、拉犟驴、白鹤展翅等十二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拉犟驴”。
 
  杨河高跷早在民国年间就已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在五、六十年代,杨河高跷成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杂技,多次到周边县市进行表演。1981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应城摄制杨河高跷记录片,春节期间向全省播映。
 
  杨河高跷展示了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鉴别与追求,同时展示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情、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2008年,杨河镇政府建立了杨河镇高跷艺术团。2009年,杨河高跷的传承人万友元荣获应城市优秀民间艺人的称号。
 
 
魏河舞狮
 
  魏河舞狮是城北办事处魏河村传承多年的民间传统文艺形式。
 
  “舞狮”以制好的金毛狮皮披于表演者身上,一狮两人,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两相配合,或站立,或疾行;有的还有舞绣球者引领,配以锣鼓,贺新设香案的商家或农家。有单狮舞、双狮舞、狮子盘绣球多类。最令人叫绝的是高台舞狮,即叠起十数张方桌(最高24张),舞狮人由底层桌子一直舞上最高层,从桌脚舞到桌面,一层一层圈翻,翻到最高层时,还站立摇头摆尾,向四方拜挹,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城北办事处成立魏河村民间艺术团,每到农闲和节庆,为广大农民义务表演,深受群众喜爱。2009年,魏河村民间艺术团团长魏新亮荣获“应城市首届优秀民间艺人”称号。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他带领的舞狮队参加城区踩街活动,得到了市领导和市民的认可和赞扬。
 
 
 
锅块-草鞋板
 
 
  锅块,锅块比黄酥饼要大一点,不起酥,周围面肉丰厚,味道纯正清雅,多为干点吃食,城关十字街头有个外号叫“金虼蚤”的人,锅块做得又大又好,可每天做的面活不多,常常供不应求,于是他自己定了个规矩,每人只能买一个。有一天,有个菜贩子要买两个,他坚决不卖,后来菜贩子说:“我要带个回去把得我老妈吃。”他听了哈哈笑说:“你是个孝子,好!卖两个你!”
 
  锅块有几种形态的做法。一种锅块做成菱形,里面放有豆瓣酱,红辣椒,有的还放葱,吃起来酱味香,口感舒适,叫做冲担锅块。一种是形同草鞋底子,而取名草鞋板子,它外焦内柔,层次分明,芝麻散香,胡椒稍带咸辣。一种成圆状,内心放糖,饼形饱满,色泽金黄,甜脆爽口,叫做糖饼子。再就是猪油饼子,配料齐全,操作精细。制作时,面不发酵,并用子面,馅心是用生猪网油和香葱混在一起剁制而成。即可作早点随意小吃,还可作宴席点心之用。城关刘双盛做的猪油饼子是很有名气的,他做的牛眼睛猪油饼子,每一炉贴六七十个,贴完后,把上炉口一闭,过一会飘出来的香气,足足要香半条街。人们一闻到酥香味就知道的刘家的猪油饼子快出炉了,购买者马上在在炉边站队等候。
 
 
砂子馍
 
  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再用锅铲扒平铁锅内的鹅卵石,将一尺见方的面饼盖于其上,再将备出的鹅卵石置于面饼上面,利用上下的热石子将面饼烤熟。
 
  喻连苟做砂子馍十分讲究,每烤一个砂子馍后,还要用干净抹布把锅里的鹅卵石抹一下,炒石子的油也放得多些,所以他做的砂子馍相当俏销,总是供不应求,形成长江埠独有的特产而享誉四方,并传承至今。
 
 
应城长江三扒
 
  应城长江埠地处水陆交通要冲,物阜民丰,商贾云集,历代名厨辈出,有“食在长江埠”的美誉。“长江三扒”更是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长江三扒”即扒肉、扒鸡、扒鸭,是长江埠三道传统名菜,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江埠有一家陈万顺餐馆,共兄弟四人,后由排行老四的陈发松一人经营,人们便习惯称为“四房馆”,在当地颇有名气。陈的长子陈子庭12岁从师于堂兄其蔡、其芬,刻苦学艺,对菜肴的“滚、烂、淡”细心摸索,火候掌握恰到好处,烹调技艺日益深湛,尤对地方传统菜颇有研究。他16岁独立经营“四房馆”,开始对传统菜品从选料、烧制、火候、佐料上不断研究,加以改进,尤其是在菜肴的“滚、烂、淡”上功夫,特别擅长“三扒”的烹制,他制作的扒肉、扒鸡、扒鸭醇香悠远,色泽鲜亮,质佳味美,轰动一时,成为烹制“长江三扒”的名家和传人。后经历代厨师的继承和发扬,使之愈做愈精,成为享誉楚天的美馔佳肴。
 
 
黄 滩 酱 油
 
 
  1958年1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在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下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时,周恩来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物馈赠给金日成首相。
 
  黄滩酱油的名贵,首先在于水。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  
 
  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
 
 
三  结  豆  皮
 
  应城传统特色食品——三结豆皮,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明末清初之时,有陈、祝、程三姓之人,相继迁徙至应城以东20多华里处定居。这三姓家长都很讲义气。于是学三国时的刘、关、张盟香结义,永结金兰之谊。又因三姓同住一湾,这湾尚未定名,便取“桃园三结义”之意,定名为“三结村”。三结村由此而来。
 
  住在三结村的三姓人中,有一人曾经是明皇宫里的御厨。清军入主中原后,他乘隙逃离皇宫辗转到了这里。在结拜为金兰之后,更安居于此,并以其任过御厨的经历,希图在烹饪膳食方面一显身手。这里,盛产稻谷和绿豆、小麦等杂粮。他感到这里的稻米很有糍性,柔软爽口,便细细琢磨用以加工成一种风味特具的食品,可能更为俏销。他就用稻米为主料,兼以绿豆或小麦,经水磨成浆,放在铁锅中摊开烙成一张一张的面皮,再将面皮卷成筒,切成丝,摊放在箩筐或晒垫上晾晒成干丝,名为豆丝,或称豆皮。平时可贮存起来,食用时取出即可,比米煮成饭熟得快,且别具一番风味。比如煮食,先用清水将干豆丝冲洗一遍,待水烧开后下锅,添入白菜及所需佐料后,捞起即可食用。还可炒食:将干豆丝用温水浸泡至软,再下锅翻炒,佐以大蒜等配料即可食用。这样制作的豆皮不仅本村老少喜吃,而且传之于外,均争相购食,比稻米还俏,又是经过加工的,售价和收益比稻米更高。从此以后,三结村家家仿效,行销于市,并取名为“三结豆皮”,盛传不衰。“三结豆皮”以其“皮薄、均匀、色浓、耐煮、味长”的风味特色,成为应城城乡居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后     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民间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应城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和应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更上新的台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定期公布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彰显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机制。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代代相承才能传之恒远。因此,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需的各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复合人才队伍。
 
  加强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各个门类,是一项兼具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工作。要重视理论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力度。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对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和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