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人才“双下沉” 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人才“双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郎君卫生院,今年67岁的龚爹爹刚刚做完腹股沟疝修补术,正在卧床休息。

患者 龚爹爹:以前听说这个手术只能在应城做,在应城看我们来回也不方便,来回也耗时间,来回耗路费,经济耗费也大一点。

随着全市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市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在郎君卫生院组建了四大类慢性病诊疗常规,建立了远程医疗、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病理、双向转诊等平台机制。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张志彪:一是建立了专家门诊,有内科、外科、妇科等专家下基层,进行专家坐诊。第二个方面是教学查房,疑难病症的会诊讨论。第三个是开展骨外科手术,如腹部的疝气、急性阑尾炎、骨折病人的复位固定等方面的手术。

如今,在郎君镇像龚爹爹一样的患者,不用城里乡镇来回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二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患者 龚爹爹:我们这个手术做的恢复效果很好,也是城里来的教授做的,跟城里面一样,效果都是一样的。挺好的,也方便了老百姓。

2019年,我市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医共体”建设联合行动,从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

郎君卫生院院长 夏洪伟:实践出一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实现了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的全新诊疗模式。

市人民医院、郎君卫生院医共体执行院长 黄敬东:我们改变了管理模式,成立了院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每个月的各项考核细则,在每个月进行督查检查,将问题进行汇总,将优点进行表扬,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医共体建设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合理有效地发挥了上级医疗机构的学科优势,由上级医院选派骨干力量驻点帮扶,带教专业人员,援助仪器设备,实现专科联盟发展、共建共享。

郎君卫生院门诊部主任 吕国志:医疗业务显著增长,门诊人次和住院病人比以前增加,曾经不能开展的手术和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为实现基层就诊率65%以上的目标,我市进一步整合资源,新建远程会诊中心等资源共享中心,通过实施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信息“六统一”工程,实现市镇村一体化管理,着力减轻基层群众的医疗负担。

郎君镇村民 胡志杰:医共体确实是惠民的大好事,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事,确实值得点赞。


(作者:记者:姜明 通讯员:曹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