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哨》之六:阡陌纵横好风景 路畅通达百业兴

满城春色关不住,一路繁花一路景。交织盘旋的农村公路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特色产业繁荣发展,往来群众满面春风,在素有“膏都盐海”“温泉之乡”美誉的应城市,“路畅百业兴”的美丽图景正在接续展开。

今年,杨岭镇整合多方资源,投资1.68亿元,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建设“四好农村路”,进一步畅通镇内道路交通微循环,打造村到乡镇、乡镇到县城半小时交通圈。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更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来的人也多,看的人也多,采摘的人也多了!”应城市秋金果树种植农场负责人吴艮平表示,今年“四好农村路”的建成 ,对他们果园有很大促进。“每天都有两三百人,价值大概有两万多块钱,跟去年同期比较基本上翻番了!”

同时,“四好农村路”还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天鹅镇,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全面实施,水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周边多家水产养殖合作社形成产业聚集,带动周边休闲经济的发展。此外,有名店旅游公路、杨河镇“四好农村路”的建成更是将沿线的山水风光与乡村风情相融合,将“蒲骚文化、糯稻文化、巡检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通过唤醒人文记忆、感受民俗风情、品味中华文化,展现一条条富有人文之韵的农村公路。不仅提升农村公路的颜值和品质,增强村民的归属感、自豪感,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旅游地。

应城市龙池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芳静表示,“四好农村路”建成后,给该山庄带来很大效益。山庄将依托“四好农村路”,继续开发具有带动性的优质产业,树立好乡村振兴标杆,推动产业振兴。

今年以来,应城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市已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3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6座,创建美丽农村路504公里。截至目前,应城市境内农村公路里程达2117.966公里,其中县道196.702公里、乡道498.078公里、村道1423.186公里,形成“内连外通、连城带乡、通村达户、惠民便民”的交通网络。

为确保“四好农村路”好到实处,应城市建立市、镇两级总路长和路长制办公室,搭建市、镇、村三级路长的组织构架,明确各级路长的职责和范围。这种“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级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新管理模式,确保农村公路的畅通和安全。

应城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一级科员陈佩耀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天鹅镇和杨岭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为基础,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四好农村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市)。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梓杰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应荣梅  终审核发:熊晓峰)

(作者:张梓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