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网评大赛⑫】应城,何以成为“应来之城”

应城,该如何形容?

过去,它资源禀赋、底盘夯实,既是“膏都盐海”,同时也是一座产业之城。步入新时代,它向绿而行、向新而变,一手抓发展,一手托民生,带着希望昂首前行,成为了更多人心中的“应来之城”。

何为“应来之城”,每个人的答案并不统一,抽剥开所有的修饰,都只会留下一个基本的核心——价值。能给人带来新鲜感、满足感、成就感,这就是价值。一座“应来”的城市,该有它特殊的价值。

三月,有名店旅游公路。一条蜿蜒纵横的生态廊道,一处风之驿观景台,一群热爱户外的旅人,一路向西一路歌。

如果你是“驴友”,来这一座通达之城,走进“蒲骚故地”,感受应城初春的景,便是最大价值。

乘着“四好农村路”的东风,十年间,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距离,连结了千家万户,更吸引了八方来客,让“应来之城”名号越打越响。选一个周末,来到有名店旅游公路骑行,从栀子花海中穿过,感受风的温度,品味花的清香,累了就在香樟树下歇歇脚、拍拍照,去樊家营打打卡,找寻自己的“诗和远方”。或者,找一个假期,开上心爱的小车,驶向应城老牌旅游专线八汤线,反正沿途全是景,打开天窗,一路慢慢看、慢慢游,实现“路在林中展、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亦是一种浪漫。

六月,蒲阳美食街。一条古今交融的夜市街巷,琳琅满目的地方美食,一众热爱生活的民众,一路漫步一路吃。

如果你是“吃货”,来这一座美食之城,品尝“蒲阳夜宴”,体验应城盛夏的夜,便是最大价值。

应城是一座很有烟火气的城市,贯穿早晚的美食佳肴、炊烟与沿街笑脸,无不体现着“应来之城”的丰富内涵。白天,主城中央的蒲阳美食街,各家门店总是大排长龙,一碗财鱼三鲜粉或者一个猪油饼,舒舒服服过个早,开启美好一天;夜晚,地主街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光明大市场的吆喝声络绎不绝,刚出锅的水汽包子香气扑鼻,还有锅贴饺子、小龙虾……各路特色小吃汇聚一堂,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

与此同时,应城还聚焦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先后策划开展“灵秀湖北·四季村晚”“落雁晚集·蒲阳夜宴”主题活动,让蒲城夜景、应城味道国省“出圈”,已成为两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九月,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片广袤无垠的湿地,翱翔于蓝天碧水间的候鸟,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一路回望一路吟。

如果你是“墨客”,来这一座生态之城,寄情山水述怀人生,享受应城深秋的静,便是最大价值。

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应城最让人骄傲之处,是在全力以赴拼工业、强产业、抓项目的同时,牢牢守住绿水青山,始终为生态留白、为未来储绿,让生态“含绿量”和经济“含金量”同步提升。

如今的应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俱佳,城镇化率居全省县市首位,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健康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全国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在这里,可沿应城人民的“母亲河”大富水缓缓前行,饱览两岸无限风光,见迎水桥、落雁桥、彩虹桥三桥竞秀;可置身宁静安详的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享受“与花鸟为邻、与湖水为伴”的人生美好;可来“温泉之乡”泡一泡汤池温泉,体会“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神仙意境,定能养心怡情,尽享康养休闲之美好。

十二月,应城火车站。一趟开往家乡的列车,满载大包小包的行李,许多在外奋斗的应城儿女,一路感慨一路拍。

如果你是“游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与儿时最熟悉的人,追忆应城四季的美,便是最大价值。

应城历来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看古代,宋玉、李白、欧阳修、张居正等文人墨客均在应留下足迹。看近代,走出了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中共二大、五大代表,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许白昊,全军挂像英模杨业功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看现代,应城人奋斗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在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作贡献、带头干。游子在外奋斗的这些年,应城也很拼,干成了许多群众关切的实事好事:281个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投入使用,14700多盏路灯点亮271个行政村、2600多个自然湾,10个零工驿站帮助1500多人再就业,46个幸福食堂解决城乡老人“吃饭难”,67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1部、覆盖972户,等等。

现在的应城,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连续7届、28年获评全国综治先进,四夺“长安杯”,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第5位,被称为“应来之城、兴业之城”,让广大应城儿女深感骄傲和自豪。

千年古邑,从不缺少底蕴;蒲骚故地,从不缺少诗情;膏都盐海,从不缺少机遇;应来之城,更不缺少勇气。当下的应城,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一起干、加油干、敢快干,相信应城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治峰(应城市委组织部)

(作者:王治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