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这座千年古邑中,随处可闻的糯稻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那股淡淡的甘甜充满生机与活力,仿佛能穿透心灵。地处北纬30度的应城是糯稻种植最适宜区域,是全国最大籼型糯稻生产县市,产出糯稻的规模与品质极佳,是应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然糯稻不仅是大自然赋予应城的宝贵财富,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们以翠绿的身姿摇曳在田野之间,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更孕育了应城独特的糯稻文化,是勾勒城市发展的绿色脉络。
糯稻为应城的市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据《应城县志》记载,应城城乡传唱的童谣《卖汤元》就反映了糯稻在当地繁育生产的悠久历史,糯稻已经与应城人民生活水乳交融。对于糯稻的发展应城人民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与创新精神,不仅注重保护糯稻种质资源和传统加工技艺,还积极探索糯稻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和文化传播新途径。通过举办糯稻文化节、开展糯稻文化研究等活动,应城人民让更多的人了解糯稻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同时,他们还将糯稻文化与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相结合,推动糯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糯稻为应城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糯稻产业是应城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应城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等手段将糯稻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确保了糯稻的高产稳产。加工技术也日益精进,从传统的糯米酒酿造到现代化的糯米食品加工,应城糯稻产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开发出了一系列糯米食品,如糯米糕、糯米糍粑、糯米丸子等,这些产品以其软糯香甜、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同时,本地企业还瞄准高端市场,推出了以糯稻为原料的保健品、美容产品等,进一步提升了应城糯稻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糯稻为应城的早酒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自古以来,应城的码头工人们便以一杯温热的米酒或烧酒来纾解疲惫、慰藉心灵。糯稻的香甜与酒液的醇厚相互交融,不仅是工人们缓解疲惫、提神醒脑的佳品,更是他们情感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应城的早酒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依赖于优质的糯稻为原料精心酿制而成的早酒,吸引了全国各地朋友前来体验。在应城随处可见的早酒摊位里,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应城早酒,还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
糯稻,作为应城千年古邑的绿色瑰宝与文化脉络,不仅承载着应城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结晶,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应城糯稻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以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为目标,将糯稻打造成为应城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穆今秋(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
请输入验证码